根据清代乾隆时期的倒流壶特征,陈文哲从其造型和工艺上,可以做出很多倒流壶。
他现在仿的是一把豆青釉倒流壶,它的珍品为乾隆年间的物品。
接着就是青花、五彩、粉彩、黑釉、蓝釉、黄釉的各做了一件。
其实想一想,这种倒流壶在古代还是很有用的,要不然历朝历代也不可能只是因为奇技淫巧就追捧它。
那么,古人为什么要制作倒流壶呢?
关于这个问题,一直都有各种猜测。
最令人信服的一个回答是,倒流壶应该是古人乘马车出行必备之物,尤其是出远门更要携带此物。
在古代,马车车轮都是木轮,道路多为土路,因此马车行走时十分颠簸。
在这样的情况下,携带普通带盖的瓷壶根本无法使用,因为壶中水会溢出来,壶盖也极易摔碎。
而倒流壶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因此被古人喜爱。
完成了各种各样的乾隆倒流壶,做这种器型已经到了收尾阶段。
不过,作为种花家的最后一个王朝,收尾也得有点纪念意义。
所以,陈文哲又做了一把道光年间的倒流壶。
这应该是道光时期十分难得的精品瓷器,而且还是一件倒流壶。
做完之后,这件倒流壶精美的造型,让人爱不释手。
这件青花瓷壶,造型精美。
瓷壶没有壶盖,壶身刻有花卉等图案。
落的是“慎德堂制”的款识,这个款识说明,此壶如果是真品,那么它就是清道光十四年到道光三十年间制作的。
慎德堂是圆明园内的一座宫殿建筑,位于圆明园九州清晏岛。
这是道光皇帝,与咸丰皇帝在圆明园内居住的寝宫。
慎德堂建成之际,道光皇帝创作《慎德堂记》一文,解释了“慎德堂”名字的由来。
“崇俭去奢,慎修思永。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这其中也包含了对子女的教育,告诫皇子皇孙,祖宗创业不易。
出于对慎德堂的偏爱,道光皇帝要求慎德堂的日用品上,都必须带有“慎德堂制”的款识。
做到这里,清代的青花瓷也到了收尾阶段。
之前的皇帝都做过了,之后就来到了最后的清光绪时期。
随着“同光中兴”的出现,景镇瓷业虽明显萎缩。
但官窑、民窑仍不断烧造瓷器,与咸丰、同治二朝相比,产品数量要多,且其中也有少数精美之作。
所以人们往往把光绪瓷器,比作清代制瓷业“回光返照”的一个阶段。
光绪青花瓷完成了一次复兴,出产青花瓷品种和数量为晚清时期之最。
光绪青花的代表作,应该是青花花卉纹观音瓶。
它高26.5cm,宽11cm。
此器物敞口,束颈,溜肩,腹下部渐收,瓶身细长,器型规整,比例协调,造型优美。
胎薄体轻,釉质光洁无暇,线条流畅,华美清丽。
瓶身通体青花为饰,腹部绘有花卉纹,花开正艳,妍美饱满。
枝叶舒展轻盈,笔意酣畅洒脱,花卉风姿典雅。
青花发色浓郁纯净,画工飘逸洒脱,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是收藏陈设的少见佳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