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婆子跟着明耀回正院,担心他心里不舒服,陪笑开解道:“夫人是担心公主,话说的急了些,驸马爷别往心里去。”
明耀摆摆手,不以为意地说:“母亲都是为公主和我好,我怎么会怪她。”
明二夫人为人算不得精明,有时候性子还会犯拧巴,但是对谁好就好的掏心掏肺的,自从住进了明晖堂,对欢喜的照顾细致到了极致,连喜鹊和百灵都自叹不如。
何况明二夫人经的事多,怀着明耀时也害喜的厉害,比完全没有经验的小丫头们自然要妥贴得多。
欢喜从小就没了娘,虽然由皇上亲手带大,又是无数婆子还有宫人侍候,却从没体会过被母亲疼爱,管教的感觉。
被明二夫人这样放在心尖尖上疼爱照顾,欢喜心里的缺憾被瞬间填满,莫名焦虑的心情神奇地日渐转好,不再动不动就想哭了。
心情好了,身体也跟着好了一点,至少能就着明二夫人亲手做的泡姜,吃几口薄薄的粥汤。
太医奉旨早晚过来明晖堂给欢喜把脉,每次回宫第一件事就是去向皇上汇报欢喜一天的情况。
皇上听说明二夫人照顾欢喜特别上心妥贴,当即就命人拟旨,封明二夫人为超一品荣华夫人。
幸好太子正在御书房跟皇上商议政事,连忙好言劝阻,“明二夫人对欢喜多加照拂原是婆媳之间的情份,这道旨意一下,岂不是让人曲解了她的好意?父皇若有心封赏,还是等日后找个别的理由再封赏吧。”
太子妃来看望欢喜时,背着众人把这番话当笑话说给欢喜听,欢喜感慨地说:“我也没想到婆婆有一天会对我这般好,若是母后还在,想必也不过如此了。
太子哥哥做的对,婆婆一片赤诚,若是反而被人非议,岂不是伤了她的心,还请嫂嫂回去之后,替我谢谢太子哥哥。
欢喜整整吐到三个月过后,某天早上起来,突然晨吐就没了,看到那些吃的喝的也不恶心了,饭量比没怀孕的时候还要大上几分。
明晖堂上上下下一片欢欣,人人脸上都带上了轻松的笑意。
明二夫人又陪着欢喜住了两天,确定她没什么问题了,才收拾东西回了正院,欢喜百般不舍,却也知道明二夫人管着这么大个家,每天琐事多着呢,只好点头放人。
明二夫人虽然搬回了正院,每天却还要亲自往明晖堂跑上两趟,亲自过问欢喜的衣食住行,不但欢喜对她感激不尽,就连明老夫人都在明大人面前夸了她好几次。
明大人也觉得明二夫人这次的事做的特别好,有心赞扬明二夫人几句,明二夫人却满心满眼都是欢喜,睡前还要惦记着跟孟婆子想些新菜式出来给欢喜换口味,明大人竟然找不到跟她说话的机会,一气之下又去书房住了好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