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无意中的消息(2 / 2)

“哎呦,我有点儿腹中不适,就不与你们同去了。”</p>

那水令婵突然捂住了腹部,声称偶感不适。文希惊诧片刻,紧张之余欲命小石头去找大夫,但却被那水令婵固执得拒绝了。</p>

“我留下来,稍事休憩便可。”</p>

水令婵连连摆手,文希也只好尊重了她的想法。</p>

文希带领众人走出客栈,来到繁华的街头。尽管细雨绵绵,已是华灯初上,但街头的热闹未减分毫。小石头去买了几把油纸伞来,分散给每一个人。</p>

“没有了那个招人厌的水令婵呀,我的心里无比的舒畅。”</p>

周云儿一边徜徉在街头,一边感叹着。</p>

“我也很兴奋愉悦,但愿等咱们回去之后,她已不见了踪影。”</p>

青玉的心情和周云儿一样,都巴不得永远摆脱那个水令婵。小石头和仇二秋也跟着附和,说了许多厌恶那水令婵的话。</p>

文希严肃地斥责他们:“不可妄自非议。”</p>

其实,他的心理与众人是一样的,对于那块路上偶遇的“粘糕”,真想一下给甩掉来得痛快。</p>

他们循着香气走进了一家餐馆,店小二十分热情,欲给他们安排二楼的雅座。然而,文希却摆手拒绝。若想打探消息,还是坐在食客密集的大厅里比较合适。</p>

店小二依了他的意见,给他们在一楼大厅,安排了靠窗的位置。那家面积不大的餐馆,食客倒是真的不少。他们点了几个菜,要了一壶当地的特产酒。古代的酒一般度数都较低,所以只要不是“对坛吹”的情况下,是男女老幼皆宜的。</p>

似这样主仆同桌就餐的情形,假如在京城的大户人家,几乎是不可能有的。所以小石头作为一个书童,自然很享受这出门在外的生活。那做过土匪而后又乞讨为生,苟延残喘好几年的仇二秋,更是难得见到这样的美食。酒菜还未上齐,他就迫不及待的甩开了腮帮子。</p>

倒是周云儿和青玉,虽然也是贫寒出身见识浅薄,但却也懂得矜持。</p>

文希看着大家吃喝得尽兴,他敷衍了几口菜,小酌了两杯。随即,便专注于倾听周围食客的茶余闲谈了。</p>

“李公子,有没有兴趣去醉月楼一趟啊?”</p>

不远处的一个桌旁,有两个穿着绫罗绸缎阔气十足的年轻人。他们一边小酌美酒,一边谈论着风月之事。</p>

“哎!那里的姑娘都看腻了,毫无新鲜意味,不屑一顾,不屑一顾了。”</p>

那位被唤为“李公子”的人,叹息着,表示对那个醉月楼失去了兴趣。</p>

“李兄啊,你这就孤陋寡闻喽!醉月楼新来一位姑娘,年芳二八,只生得国色天香,无人能及呀!好似还是一个……嗯,你懂得哦……”</p>

那另一位年轻人,说话间,冲他的同伴直挤眼睛。那位对某些暗示心领神会,顿时对那个醉月楼产生了浓郁的兴趣。</p>

“哪里来的如此美貌佳人?”</p>

“据说是京城口音。”</p>

这两人的谈话,瞬间引起了文希的注意。这无意中听到的信息,令他心中顿时一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