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还有假?”阎立德笑道,“尽管消息来自口耳相传。但一来灾民已经魂归故里是无可否定的事实,二来,这可是足以青史留名甚至千古流芳的大功德,换做各位……会将这份功劳视而不见甚至拱手让人吗?”
众人沉默。左传云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蔡伦只是改造了纸就足以名垂千古,发明出裨益万民的事物这种功德,设身处地他们必然是要牢牢攥在手里的——天下间不会真有放着这份功德不要让他人分一杯羹甚至鸩占鹊巢的蠢货吧?
“如此甚好!”李治大喜,登基这么久终于听到一个好消息了,“先皇新崩,朕初登大宝忙得焦头烂额,竟然不知世间出了此等奇物!阎卿!这水泥既然能运用于大江南北,想来原料应是较为寻常廉价的……不知你可有所闻?”
“自然。”阎立德拜道,“水泥之奇,不止在于效用神奇,这制作之法也很奇特。只需将草木灰没入水中静置一段时间后捞出,佐以石灰岩碎末即可。”
“如此简单?”
“如此简单!”
“哈哈哈!好!好啊!”李治再也绷不住,放声大笑,“诸公!此物比上古之息壤如何?”
“这……”诸位大臣噤声,只有一位谏官挺身进言,“陛下慎言,这息壤乃是上古传说中大禹治水之神物,相传最早更是女娲娘娘所持。如今陛下将水泥与其相提并论,是否有些不妥……”
“怎么不妥?古有禹以息壤治洪灾,今有黄庭创水泥平水患!大禹也不过借神物之利方能成功,黄庭可是突发奇想,物尽其用,造福众生!依朕所看,黄庭之功,更甚大禹!”李治与有荣焉,丝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就好像做出水泥的是自己一样。
众卿家再度哗然。尽管知道你要造神,可吹到这份上也太过了吧?比大禹功劳更大?你怎么不说他能比肩盘古呢……
但大家都是老油条了,知道这时候不能和李治反着来,就连之前出言的谏官也默默退了回去。由上官仪带头拜道。
“陛下圣明!”
“众爱卿平身。”李治平复了一下心情,面带微笑说道,“黄庭有功于社稷,朕不得不赏。诸位爱卿觉得,朕该赏他些什么?”
“陛下!”上官仪再度出列,“黄庭虽然活人无数,功德无量,但毕竟曾经冒犯先帝,再加上此人来历不明,不知根底。因此臣觉得,黄庭固然要赏,但不可重赏!所赏之物也有讲究。黄庭身手不凡,不谙世事,想来他是被某位世外高人收养并授以武艺,才下山不久。这种人往往有一腔热血和满心抱负,正要闯一闯这繁华盛世!因此,不可让他成名太早以生轻慢骄纵之心;不可授他官职封地将其困于一隅;不可赐他娇妻美妾让他沉湎于红颜枯骨,更不可赐他一世富贵令他在奢华之中消磨斗志。”
“嗯……上官卿所言有理。”李治略作思索,问道,“那依卿之见,朕该赐他何物?”
“要赏他乐意接受却形如鸡肋之物,比如,一座长安城内的空荡宅院。”上官仪轻轻一笑。
“好是好,可是黄庭行踪莫测,这地契该如何交给他呢?”阎立德问道。
“我们何必交给他?只需交给与他有关之人便好。”上官仪老神在在。
“与他有关之人?”群臣面面相觑,李勣更是忍不住问道,“莫非上官大人查到了黄庭的身世?”
“这倒不曾。”上官仪摇摇头,“不过黄庭惊扰先帝圣驾时跟着两女,一位是寿春县主,一位是萧皇后。于是我顺藤摸瓜,从这两位入手,果然发现了端倪。这长安城中,有一处宅院,是萧皇后借她身边老仆宁氏的名义购置的。而如今萧皇后宁氏和寿春县主早已随黄庭不知所踪,但那处宅院,却并未荒废,而是已经另有人入住。”
“那入住之人现在何处?”李治忙问。
上官仪淡淡一笑:“就在殿外!”
ps:上官仪在李世民贞观末期担任的是起居郎,按理应该随李世民前往九嵕山并死在尉迟恭刀下,但谁让他是上官婉儿的爷爷呢?我说他没死他就没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