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四二章 儒家秘地(2 / 2)

秦时小说家 偶米粉 2545 字 2023-10-28

至于今日前来小圣贤庄的事情,已经交给李斯处理了,自己也觉得无趣。

李斯足以处理。

他若是处理不了,就不用在那个位置上坐着了。

秘密!

藏书之地!

周清带着深深的期待,如自己所想,这里的藏书之地或许给自己惊喜。

前提。

眼前这里就是儒家所有的藏书所在之地,没有如阴阳家那般还有另外的更为核心之地。

尽管那个可能性很大。

希望不是那个结果,不然……事情就不那么令人愉快了。

“诸子百家,论收集简帛文书,儒家可为第一!”

机关洞开,入口不大,仅仅三四人同行之宽,周清二人行进,不为拥挤。

荀况踏步在前,屈指一点,每隔不远便是火盆之光出现,也不算高,宛若寻常的房屋。

“数百年前,烽火诸侯。”

“天下间诸侯国数百,风华皆不一,雅言音韵也是不一,唯一略有相同的便是大周太史籀文。”

“那段岁月,诸国文字还没有各自散开,先师鉴于此,便是汇总诸国传承简帛之书,给于归纳仁礼。”

“又从一些传承语录,得出一个——儒!”

“儒家便是出现了。”

“那个习惯一直存在,数百年来,一直如此,从诸国简帛之书,可以看到诸国风华礼仪。”

荀况轻捋颔下白色长须,不紧不慢的在前走动着,于眼前的藏书之地细细说着。

这里的书自己都没有看完,甚至于只是阅览一小部分,若非自己实力精进一些,能够阅览的简帛更少了。

“这是一个好习惯!”

“却也是一个不太好的习惯,和帝国如今之事有冲突。”

“这里的藏书……是一个祸端。”

“对于儒家而言,是一个祸端。”

帝国一统诸夏,诸国皆灭。

为了人心思安,为了少一些麻烦,自从攻灭韩国的那日起,帝国便是开始对诸国风华给于有意识的抹去。

诸国风华若是不给与抹去,那么,今日桑海的麻烦会大上数倍不止。

为帝国长治久安,需要将那些风华抹去。

而站在儒家的角度上,那些风华皆诸国最珍贵的宝物,抹去则是莫大的罪过。

觉入口通道两侧上方的光亮,伴随口中话语,周清挥手间便是亮堂光华从外涌入。

这里宛若白昼,不似幽暗。

“这就是郡侯的境界!”

“无所持。”

“逍遥游。”

“真人至真。”

“这里的藏书于儒家来说,的确是祸端,但……将其毁去,着实不忍。”

“也许,日后这里还是会被毁掉。”

觉眼前光亮,荀况感慨。

这等手段……自己现在施展不出来。

真人的境界。

就算自己更进一步,似乎也不能够如此随心所欲,真不知道郡侯在道的领悟上走到哪一步。

道家祖师的境界?

庄周的境界?

至于郡侯所言,自己自然明白。

诸夏间自己也曾行走,许多道理出世、入世并不一样,这里的藏书很是珍贵。

毁掉。

于心不忍。

不毁掉。

祸患!

因为儒家需要入世,既然要入世,就要守一些入世的道理,否则……就会引火烧身。

眼下。

这里的藏书还无碍。

将来就不好说了,不过,那非自己所做抉择,自己只是这里的看护之人。

看伏念如何抉择吧。

他才是儒家的掌门。

“郡侯,这里就是儒家的另一处藏书之地了。”

“这里欲要全部一窥……极难!”

“除非郡侯有玄妙之手段。”

入口行进三十丈,面前的视野顿然开阔,荀况又是一步踏前,抬手指了指四周。

“这里地上有一层!”

“地下有三层!”

“如若从诸夏收集来的藏书更多,或许还有地下四层!”

“数百年来,百家之学皆有交流,儒家这里也有一些机关术,故而这里存放简帛文书,不会有什么损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作为看护人,我也会定期给于整理。”

地上一层是一个圆形的大空间,中间留出足够的空地,一张张桌案都有陈列,一应油灯、灯笼也在附近。

距离那些书架很远很远。

还有一个圆形的水池之地,四周则是一座座很高的书架,亮堂之地,看的清清楚楚。

其上放置着许多书籍,简帛之书倒是不多。

“先看看都是什么书!”

“本侯自识字以来,读书许多。”

“咸阳宫守藏室里面的书,本侯大致都有一览。”

“不知道儒家这里的珍藏如何!”

全部一观?

只要有时间,做到也不难,若说在短时间内全部看完,非有动用纪数之力了。

以纪数之力恢复急剧消耗的心神。

踱步中央区域,周清抬手一招,便是一本纸张书籍入手,扫了一眼,摇摇头。

是儒家的一些典籍。

随即,又伸手一招,取过一座放置竹简的书架。

入手将其打开,又是皱眉,摇摇头,将其归于原位。

“当年儒家从大周守藏室里取得的书在下面吧?”

真空运转,直接覆盖此处一层所有的书架之地,心神万化,将书架上所有的东西极速一览。

数息之后,周清体表金色华光隐现,紫眸闪烁,指了指大地之下。

“大周守藏室!”

“那些简帛文书?”

“郡侯对那些有兴趣?”

“那些书放在地下二层与最下面一层。”

荀况笑语看向某人。

这里地上一层书架的书,八成以上都是儒家的书,还有一些先贤手札。

也是自己精挑细选的一些,很适合儒家弟子阅览。

是以,他们无需进入地下三层翻找。

那也是自己的责任。

对于郡侯来说,这里的书就无用了,郡侯自身的道理足够渊博,就算这里的书有些精妙,于郡侯也是无用。

大周守藏室的书!

郡侯的目的是那些东西?

那些书的确有一些秘密,但……郡侯有资格一览,也有实力一览,想来也就那些东西比较吸引郡侯了。

至于下面儒家祖师、先贤的亲笔手札和留存之物,郡侯也不会在意,道家天宗……也是百家大家。

“那些书……夫子也都看过?”

周清点点头。

这处藏书之地,也就那些可以吸引自己了。

对于自己的目的,并没有隐瞒,这里……自己已经知道了,依从礼仪前来。

否则,前来就非正门了。

“那些简帛文书很独特。”

“文字记载在许多东西上。”

“至于具体内容,郡侯自己亲自一览就知道了。”

“当年秦国攻灭大周,也得了不少大周守藏室的书,郡侯是想要寻找什么答案?”

荀况行至中央区域的正中心,再次启动机关,大地裂出口子,留出一条向下的石阶。

当先一步,走在前方。

“的确要寻找一些答案。”

“不知道这里是否有。”

“秦国所得的守藏室之书,只怕只剩缘由守藏室的十分其一乃至于更少了。”

“而且多为没有价值之物。”

“本侯虽以帝国之力收集许多,多有残缺,多有不全,诸夏间,能够珍藏那般珍贵之物者,儒家这里是其一。”

周清跟随。

“另一处地方是……阴阳家?”

“阴阳家得帝国赐封,郡侯在阴阳家那里阅览文书如何?”

荀况也是有问。

至于郡侯的言外之意,不难猜,许多事情自己也有了解,也有答案,就是无缘以观。

“阴阳家!”

“夫子对于东皇太一知晓多少?”

荀况知道的东西不少啊。

周清有觉。

“东皇太一!”

“郡侯何有此问?”

荀况向下行走的脚步未停,又是反问。

“若说诸夏间有谁知晓东皇太一的身份,夫子应该是其中一人。”

“当年的事情,夫子也是亲历的。”

周清挥手间,地下石阶深处又是光明绽放。

“东皇太一的身份。”

“在下不为清楚。”

“郡侯难道知晓?”

荀况摇摇头。

“罢了。”

“先去看看那些守藏室之书吧。”

“当年之事,固然有秦国的缘故,然……,罢了,罢了。”

荀况这老头不说?

是真的不知道?

不太可能!

荀况非寻常人,他绝对了解一些事情,当年他也是在楚国为官的,一些事情正是他年轻之时发生的。

既然荀况不说,周清也不在那个话题上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