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上回书说到赴焉耆楚墨风迎接龙思妍,扬天威郭孝恪讨伐焉耆国,西突厥趁虚而入,大唐军横扫六合。这才引出回长安楚墨风再度启程,欲亲征李世民兵发高丽。</p>
十二月,甲寅日(十四日),李世民下诏令各路大军以及新罗、百济、奚、契丹分兵几路进攻高丽。</p>
高句丽是存在于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的中国古代边疆政权,南北朝时期改称“高丽”,又称“高氏高丽”,与公元十世纪建立的高丽(又称王氏高丽)并无继承关系。高句丽民族由濊貊、扶余、沃沮、汉人、古朝鲜人、韩人等族群融合而成。公元前三十七年,扶余人朱蒙建立高句丽于沸流水畔之纥升骨城,其疆域从浑江流域和鸭绿江中游地区逐渐向外扩展,强盛时期西抵辽河,北到今吉林市,东到今延边地区,南到朝鲜半岛汉江流域。其都城三治两迁,初期都城在今辽宁省桓仁,公元3年迁至今吉林省集安,公元427年再迁至朝鲜半岛平壤。汉朝以来,高句丽处于历代中原政权的羁縻、藩属体制之下,鉴于此对于高句丽这样一个野心勃勃的政权,可想而知其对中原政权的仇恨有多深。</p>
直至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平阳王联合靺鞨先发制人攻辽西军事驻地,被营州总管韦冲击退。</p>
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隋文帝命汉王杨谅、上柱国王世积为行军元帅,周罗喉为水军总管,率大军三十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句丽。汉王杨谅率陆路隋军出临渝关,时逢雨季,道路泥泞,粮草供应不上,军中缺乏食物,又遭遇疫病。而水路隋军由周罗喉率领,自东莱出海,直趋平壤城,在海上遇大风,船多沉没。时值农历九月二十一日,水陆两路被迫退还,隋军十分之八到十分之九的人死亡了,无奈之下隋军撤退。随后婴阳王高元上表称“辽东粪土臣元”,隋文帝罢兵,待之如初。</p>
大业八年正月(公元612年),隋炀帝决定讨伐高句丽,出征的隋朝士兵全部集中于涿郡,有军人一百一十三万三千八百,此外为其运输物资的民夫是军人数量的两倍。大业八年三月末,隋朝大军抵达了辽河。</p>
由于隋军造的桥距离岸边还差数米,故而隋军赴水与对岸的高句丽军交战,结果隋军死亡甚众,隋朝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与虎贲郎将钱士雄、孟叉等皆战死。之后隋军加长了桥梁,终于渡过辽河,在东岸击败高句丽军。</p>
起初隋炀帝在辽水会师的时候,为了防止将领因为去争取功劳名声以邀勋赏,从而轻兵掩袭孤军独斗,所以命令他们分为三道,但凡有攻击军事行动,必须要三道之间相互通报,不许轻军独进,而且军事进止都要先奏闻隋炀帝,等回复命令。</p>
且隋炀帝命令诸将,如果高句丽要投降,就应该安抚接纳,不要再纵兵进攻。辽东城将要被攻陷的时候,城中的高句丽军队就声称请降,隋朝诸将奉隋炀帝的旨而不敢继续进攻,而是先上奏隋炀帝,等回复命令到达,城里的高句丽军已经准备好了防御,再次开始抵抗。这样的情况重复了好多次,隋炀帝仍然不醒悟。后来楚墨风研习《隋史》时,读到这一段忍不住破口大骂,对于这种背信弃义奸诈狡猾之人,不趁势一举将其歼灭,反而要彰显什么礼仪之邦的风范,殊不知那些冤死在辽河的亡魂,此刻却在不住地恸哭。依稀记得楚墨风当初还自顾自地嘀咕了一句,“他杨家人就没有几个脑子清醒的,杨广还真以为自己是那个光头,能够坐镇中央指挥百万大军吗?”</p>
连番征战之余隋军仍然没有攻下辽东城。即使之后炀帝亲自到前线指挥,但士气已经衰落的隋军,在辽东守军的顽抗下又僵持了一个月,也没能拿下这个城池。而且高句丽的其他城市也拼死坚守,最后隋军没有攻下任何一座城池。</p>
与此同时,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领江、淮水军进入浿水,然后率领精兵四万登陆攻打平壤,结果高句丽打的来护儿大败,隋军士卒还者不过数千人。宇文述等人率领隋军三十万五千人,被高句丽打的惨败,隋朝左屯卫将军辛世雄战死。宇文述等九支军队共计三十万五千军人渡过辽河,等到返回辽东城时,仅剩下两千七百人,物资储备兵器军械巨以万计也丢失殆尽。至此隋炀帝第一次攻高句丽之战遂以惨败而告终,一征高句丽大业就此葬送在辽河之畔。</p>
随后隋炀帝不顾天下起义的危局,接连又发动两场大战,皆以失败告终,三场大战下来,结果高句丽还在,隋朝却大乱灭亡,北周留下的丰厚遗产被败坏殆尽,隋炀帝造成的大乱严重削弱了华夏,导致人口锐减到两百余万户,还留下严重分裂内战,连吐谷浑都返回故地还攻打隋朝河右,隋朝郡县却防御不了,而突厥颉利部崛起达到“戎狄炽强,古未有也”的极盛程度,突厥可汗将隋朝中原的部分地区纳入势力范围,突厥可汗还想效法拓跋道武帝取得中原,华夏面临被突厥灭亡的危险。</p>
隋炀帝征高句丽,结果华夏被大乱严重削弱,对华夏的破坏远大于对高句丽的破坏,对后世征高句丽反而有不利影响,李唐立国之后,留给李渊等人的却是一个几近溃烂的摊子。</p>
自大唐建立至今,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二人,历经数十年图治,终于靠着顽强的意志和决心,一点一点将中原大地拼接起来,尤其是从贞观初年开始,自从大唐出了那个妖孽,先后剿灭突厥颉利部、吐谷浑汗国、西域诸国,打败薛延陀汗国,令四夷威服,也间接地震慑了龟缩一隅的高句丽。</p>
其实这一战大唐本不用去打,奈何当年跟随李世民身侧的战友之中,早已所剩无几,依旧存活的几人之中,李道宗时年四十二岁,楚墨风时年四十五岁,而李勣也到了五十岁,岑文本五十一岁,太傅高士廉已然七十岁高龄,至于当年威名赫赫的大将李靖也是风烛残年,李世民不是不想打,而是不敢打,生怕这些老兄弟们一个不注意便是阴阳两隔。就在李世民进退维谷之际,楚墨风临行前与李世民的一番谈话,却是坚定了其征讨高句丽的决心。</p>
御书房内,距离楚墨风返回长安才过去十日,而距离楚墨风率部奔赴辽河一带仅剩十日时间,难得进宫面圣穿上蟒袍的楚墨风,此刻与李世民二人丝毫不顾及形象地坐在御书房的地上,怀抱酒坛自顾自地喝着,御书房外太子李治恭敬地守在门外,而老太监王德则是领着一众宫女侍从,远远地站在照壁下。</p>
“朕这些年始终有个心头大患,眼见朕的身子也一日不如一日了,如若不在治儿登基前为其除去,朕唯恐日后大唐国本动摇啊。”望着御书房内挂着的那副早就被勾勒的有些模糊的地图,李世民的目光始终锁定在东北一角,“朕也知道,咱们当年那些老兄弟,如今都已经两鬓斑白,年轻一点的只有你和道宗二人了,但是朕也知道,诸位自秦王府开始跟随朕,这么多年来劳苦功高,尤其是你啊,身上的伤疤快数不过来了吧?”</p>
“二哥,说这话就有点虚了,臣弟的父亲当年临终时曾经留下书信一封,称您乃是千百年来的贤明君主,所以这么些年臣弟始终跟随左右,而今看来,老爷子的话一点也不假。”望着同样是两鬓斑白的李世民,楚墨风长叹了一口气说到:“臣弟知道您是想打高句丽,既然想打那就打,臣弟只要还能动弹,绝对会第一时间冲上去的,只不过......”</p>
说到这楚墨风微微一顿,李世民见状笑着拍了拍对方的肩膀,“你小子,这么多年只要说话一有停顿,准是要跟朕提要求,说吧,无论什么事情,朕都会应允的。”</p>
听了李世民的话,楚墨风从怀中摸出一张纸片递给了对方,而后笑着说到:“提要求?臣弟如今还需要提什么要求吗?只不过是臣弟前些日子自焉耆回来,思索了许久之后,想着如若有一日臣弟不在了,至少也得寻一些有能力的将领给治儿留下,免得日后治儿继位朝中无大将可用,这上面都是臣弟这些年发现的,有的在军中不得志,有的在民间未出仕,二哥自己看看吧,有合适的就先寻个由头启用,这一战正好当做试金石了。”</p>
望着名单上第一个人的资料,李世民不免皱了皱眉头,“这人都已经到了而立之年了,依旧没有出仕,莫不是有什么隐情?”</p>
“薛礼,字仁贵,是南北朝时期刘宋、北魏名将薛安都的后代。其曾祖父薛荣、祖父薛衍、父亲薛轨,相继在北魏、北周、隋朝任官。此人因父亲早逝而家道中落,据臣弟的人打探得知,此人武艺超群,熟读兵书,可堪大用。”望着名单上的第一个人,楚墨风抽了抽鼻子笑着说到:“陛下此番不如将此人招至麾下,如若真如臣弟所言,待日后臣弟将麾下的六万修罗铁骑尽数交由此人,玄黓那孩子弃武从文,而朝中自三姐之后再无领兵女将,所以臣弟也想看看这个人是不是值得臣弟托付。”</p>
李世民闻言点了点头,随即抬起头对着门外喊到:“治儿,方才你皇叔的话都听见了吗?这件事交给你去处理,大军开拔在即,能不能为你日后招募一名悍将,就看你的本事了。”</p>
门外的李治闻言先是一颤,而后赶忙应了一声,转身离开了御书房门口,向着承恩殿方向跑去。过了些日子,正在家中准备筹划迁坟事宜的薛仁贵,收到了来自辽东道行军总管张士贵的一封书信,匆忙看完书信之后,薛仁贵辞别了发妻柳氏,背着行囊踏进了军营。</p>
就在楚墨风与李世民在御书房把酒言欢之后,东征的前期工作已然准备的七七八八,而楚墨风则是回到了贤王府邸,望着正厅内的莺莺燕燕,楚墨风面色凝重地说到:“此番本王随陛下前去征讨高句丽,究竟这一仗会打多久,我也不知道,府邸之事就拜托各位了,待这一仗打完,本王决定自此解甲归田,忙碌了这么多年,也是时候回府来好生陪陪你们了。”</p>
一番话说的好似生离死别一般,一时间王府正厅内抽泣声不断,十日之后在众人依依不舍的目光中,楚墨风缓缓地翻身上马,独自一人向着春明门方向驶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