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印象新加坡
这是一个美丽的花园城市,这是一个小岛外加63个小小岛构成的多岛之国;这是“亚洲的十字路口”,这是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这是一个移民国家,这里有多元发展的文化,华人的习俗、印度的风情、马来人的传统、欧亚人的信仰尽在这里融为一体。绿树繁花的优美环境,富有规划的城市建设,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数以万吨的航船吞吐,共同构成了如今的新加坡。
多岛之国
它是“亚洲四小龙”之一,被称为花园城市,同时也是一个多岛之国,这就是新加坡。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地处赤道附近,由一个大岛和63个小岛组成,除主岛新加坡岛外,另有龟屿、圣淘沙、姐妹岛、裕廊岛、德光岛和乌敏岛等几个外岛较为著名。这些岛都很小,合在一起的总面积只有7143平方千米,所以人们也称新加坡为星岛或星洲。它如一颗星子,镶嵌于浩瀚的大海上,闪烁着独有的光辉。
“亚洲的十字路口”
虽然新加坡的国土面积小,但其地理位置却相当重要。确切地说,新加坡位于赤道以北137千米处,马来半岛的南端,地处太平洋与印度洋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南口,北面与马来西亚仅隔一条柔佛海峡,南隔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望,彼此都有渡轮往来。所以说,新加坡是东南亚地区的中心,其地理位置相当于亚洲的十字路口。在多年的发展中,它成为东南亚海上贸易的中心,在亚洲乃至世界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俯瞰新加坡河口两岸新加坡市中心区在新加坡河口的南北两岸,南岸是高楼林立的商业区,北岸是行政区。
新加坡由主岛新加坡岛和其他63个小岛组成,在1960年之前,这些岛合在一起的面积只有5815平方千米,后来因为新加坡政府大力推行围海造田政策,它的国土面积才额外地增加了100多平方千米。即便如此,如今的新加坡,大小只相当于美国华盛顿特区的4倍多一点点,或者同中国的一个县差不多大小。从新加坡的东海岸到西海岸有一条高速公路,开车只需要半个小时就可以横跨东西。新加坡是一个国家,也可以说是一个城市。许多欧美人都知道新加坡像夏威夷一样,有美丽的沙滩和大海,但他们刚到新加坡时,总会惊讶于它的“娇小”。尽管新加坡很小,但这并不影响它在亚洲的地位,也不影响它成为东南亚的中心。
新加坡市位于新加坡岛的南端,因为近年的快速发展,城郊界线已经日益模糊,本岛上50以上的地方不是居住区就是工商业区。著名的新加坡河从市区穿过,河岸两旁是商业最先繁荣的地带,在河口上矗立着一座乳白色的“鱼尾狮”雕像,那是新加坡的标志和精神象征。
新加坡的整体地势比较平坦,西部和中部地区属丘陵地带,大多被热带雨林覆盖属森林或自然保护区,东部以及沿海地带都是平原。即使是位于岛中心的全岛最高的武吉知马山,也才高出海平面163米。
因为受地形所限,新加坡境内的河流都又小又短,最长的河道只有15千米,而最著名的新加坡河仅长3千米。据调查,新加坡河并不发源于诸如武吉知马这样的高地,其上游是亚历山大运河,所以确切来说,它只是一个小水湾。新加坡全岛共有32条主要河流如果那些都可以称作河流的话,它们中的大部分都被改造成蓄水池,为岛上居民提供饮用水源。
鱼尾狮公园里的鱼尾狮新加坡最著名的鱼尾狮像一共有两座,一座在圣淘沙公园,另一座在鱼尾狮公园。后一座鱼尾狮临着河畔,高8米,由混凝土制作而成。
没有四季的气候
尽管当地人不同意这个说法,但对大部分来自四季分明的国家的人来说,刚到新加坡时,适应当地的气候是个很大的挑战,他们会觉得这里没有四季之分,永远都是相同的天气。
由于地处赤道附近,四周都是海洋,新加坡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以暖热、湿润为主要特征。这里降水非常充沛,所以终年都很潮湿,全年气温变化不大,1月的平均气温是25c,而6月的平均气温则是27c,昼夜温差很小。一年里,新加坡最热的时候应该是7月,这时,西南季风吹过,降雨量较少,温度也最高,可达35c。岛上闷热潮湿,即使是新加坡人,也想时时泡在水里。而到了11月,气候便有所改变,东北季风扫过这里,带来降雨和强风,使人倍感凉爽。直到来年3月,这段时间都是新加坡较为舒爽的季节。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每天下午和傍晚常有雷阵雨。雷阵雨来得非常准时,你甚至不用看表,只看到雨来,就能知道大概几点了。而在季候风交替的45月以及1011月,地面风力减弱,阳光酷热,岛上的气温也较高。
尽管新加坡全年气温变化不大,但还是有所区别的。有些当地人说,刮西南季风是新加坡的夏天,刮东北季风是新加坡的冬天,而春、秋两季则在二者之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话也是有些道理的。而且,在四五月份的时候,新加坡当地的很多鲜花会盛开,而到了十月、十一月,一些树木则开始落叶,这也遵循了自然的法则。不过,因为近年全球气候变暖,新加坡的这种气候模式也有所变化,在六七月份会出现反常天气。
由于新加坡室外高气温的时间较长,空调在这个国家就成为一种必备的常用品。不管你走进哪一栋建筑物,都会觉得凉爽。每栋建筑物里都装了空调,并且将室温调得很低。也许,新加坡是世界上空调利用率最高的国家,前总理李光耀就曾说空调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正是空调将新加坡从一个小渔村变成一个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新加坡人,都习惯在空调房里度过一年里的大部分时间,所以湿热或者闷热对他们来说,都只是一种感觉。但空调的过度使用对人的健康以及经济成本都造成影响,也一度遭人诟病。如果你去新加坡旅游,可以带上一件毛衫或者披肩,来适应新加坡室内外相差很大的温度。
五大行政区与议会共和制
新加坡因其国土狭小,没有省、市、县等之分,而是按照习惯和国情分为5个行政区,即中区社区、东北社区、西北社区、东南社区、西南社区,每个社区由相应的社区发展理事会管理。2015年,这5个社理会被重新划分为89个选区。
雨中的街道新加坡多雨,却很少出现被水淹的情况,这得归功于城市先进的排水系统。
新加坡国会大厦国会大厦位于新加坡市的中心商业区,是外国游客爱去的热门景点之一。
最高法院旧址新最高法院大厦建成后,这栋漂亮的建筑被改建成了艺术馆。这栋建筑落成于1939年,是新加坡最晚期的英国殖民建筑,新加坡历史上许多重要事件都发生在此。
新加坡实行的是议会共和制,所有年满21岁的本国公民都应参与投票选举。议会称国会,实行一院制,议会中的所有议员都由公民投票选举产生,任期5年,占多数议席的政党组建政府。现如今,新加坡议会中有84名选区议员和9名管委议员,这些议员当中,至少必须有3名反对党议员。自1959年以来,人民行动党一直是议会中拥有绝大多数席位的执政党,地位稳固。为此,有一些外国人质疑新加坡是一党专政,但对新加坡公民来说,他们可不这么认为。因为人民行动党在国家独立之前就是靠大选上台的,在历次选举中也是靠选票执政。
实际上,除了人民行动党之外,新加坡有20多个反对党,比较著名的有新加坡工人党、新加坡民主联盟、新加坡民主党、新加坡人民党等,几十年来,这些长期存在的反对党以批评执政党和与其争夺国会议席为奋斗目标,也监督着人民行动党的执政。
近些年,新加坡政府的目标是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建设一个环境清洁、民众健康的国家。总统是这个国家的名义元首,自1991年宪法修改之后,由全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为6年。总统根据议会选举来委任多数党领袖为内阁总理,在政府财政预算、公共部门职位的任命、审查政府行使内部安全法令以及宗教和谐法令等方面享有权力。内阁和总理是新加坡的实际执政机构和国家首脑。总理由执政党的领袖担任,而内阁成员则由总理任命。李光耀是新加坡的第一任总理,并长期担任该职,在他的领导下,新加坡日益走向繁荣。1990年,吴作栋出任新加坡第二任总理;自2004年至今,李显龙李光耀长子为新加坡第三任总理。
新加坡的司法制度借用的是英国的普通法体制,最高法院享有司法的最高权力,最高法院的法官都由总统任命。新加坡的法律是出了名的严苛,其严刑峻法举世闻名。
各具特色的岛外诸岛
新加坡主岛面积为62835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88。而其他60多个小岛,总面积不足100平方千米。尽管都非常小,但这些外岛都各具特色,对新加坡的经济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裕廊岛位于新加坡西南部外海,是新加坡最大的外岛。该岛属于人工岛,是通过填海造地把7个小岛合并成一个大岛,面积将近32平方千米。裕廊岛是新加坡的炼油中心,新加坡政府致力于将其发展为拥有尖端技术的化学工业基地。目前,岛上设有95家国际大公司的运营基地,包括美国雪佛龙、美国杜邦、德国巴斯夫、日本住友化学等业内巨头。该岛吸引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已累计超过300亿新元。
德光岛是新加坡第二大外岛,位于新加坡东北部的外海,距离本岛不到5千米。该岛也属于人工岛,目前面积约为2443平方千米,不过其实际面积每天仍在增长,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超过裕廊岛。目前,新加坡政府将其规划为军事保留地,专门供服兵役的士兵进行军事训练。该岛上自然生态环境十分丰富,拥有新加坡最大的红树林,是鸟类的天堂,另外还有十几种哺乳动物。
乌敏岛则是新加坡第三大外岛,也与本岛相邻,东面与德光岛相望。不过,它比德光岛小得多,面积只有10平方千米多一点,形状就像个狭长的腰果一样。这个小岛主要由花岗岩组成,曾有大量的花岗石从这里开采出去,因此它也被叫作“石山”。岛上的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有因采石而形成的独特的矿湖,还有红树林、沼泽地、椰林、橡胶园等。到这里郊游,能感受到浓厚的乡土气息。
龟屿在新加坡久负盛名,位于新加坡南部的外海。其最大的特色是拥有多处宗教场所,最为著名的是一座修建于1923年的“大伯公庙”,每年农历的九月,都有大批的人前来进香朝拜。此外,岛上还有极具马来特色的马来神庙,庙两旁的树上都挂满求子、求财和祈福的石头,许多信徒在拜过了大伯公与送子观音后,还会沿着152级台阶拾级而上,向庙里的马来神祈求财富、姻缘、健康以及生子等。
裕廊岛世界三大炼油中心之一,全球十大石化中心之一,全球最大的石油精炼中心之一,世界三大石油贸易枢纽之一,亚洲石油产品定价中心,这些显赫的名称都属于裕廊岛。
乌敏岛东南部的仄爪哇湾这片自然保护区拥有非常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天然的海岸岩壁,每当落潮时,这片湿地的全貌就会显现出来。
圣淘沙岛是新加坡最迷人的度假小岛,素有“欢乐宝石”之称。这里有多姿多彩的娱乐设施和休闲活动区域,是各国旅游者不可错过的旅游胜地。
姐妹岛顾名思义,是由两个名叫苏巴劳岛和苏巴达拉岛组成的。姊妹岛的海滩是天然海浴场,非常适合野餐和露营。岛上风景秀丽,遍布礁石,水下还有各种各样美丽的珊瑚、巨型蛤蜊、海马及章鱼等,是个适合放松心情的好地方。
除此之外,新加坡外岛较为著名的还有圣约翰岛、韩都岛、实马高岛等,如群星一般点缀在主岛四周,共同组成新加坡这个美丽的岛国。
新加坡的第一位总统
尤索夫依萨,生于马来西亚的霹雳州,著名政治家,新加坡的第一位总统,1965年1970年在位。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独立后,因其卓越的政治才能担任新加坡共和国的总统,直到1970年去世。为了纪念他,人们把他的头像印在了新加坡纸币上,直到现在。
繁忙的新加坡海峡
新加坡海峡是马六甲海峡的一部分,是东南亚最繁忙的水道,也是世界上船舶往来最为繁忙、航运量最大的水道之一。它犹如一道水上走廊,东连南海,西接马六甲海峡,成为国际航运系统中重要的一环。每日太阳东升西落,上百艘航船在这一带来往穿梭。
从东海岸公园远眺新加坡海峡来自新加坡海峡的浪花轻拍着近处洁白的沙滩,这片城市公园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来此。
举足轻重的航运地位
新加坡海峡位于新加坡之南,印度尼西亚巴淡岛的北侧,是连接马六甲海峡,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水道。全长约105千米,南北宽度不等,最宽处达37千米,而最窄处仅46千米。其通航水道一般为135千米,可容45艘大船对开。
新加坡海峡内多浅滩和小岛,著名的柔佛海峡和吉宝港都在该海峡之内。来往新加坡海峡的船只多在吉宝港停靠,吉宝港在海峡北侧,是亚洲最大的转口港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集装箱港口。每天,有来自世界各国的集装箱在这里起航、转运。船只来往穿梭,一片忙碌景象。因为扼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交通要道,所以,吉宝港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目前,吉宝港实行的是自由港政策,尽力为往来客商提供方便和优惠,比如减免对中转货物的仓储费、装卸搬运费、货物管理费等,以吸引世界各国的航船公司,巩固该港口在国际航运中的中心地位。在2011年的11月底,在吉宝港口停靠的船只总吨位就超过了20亿吨。
新加坡海峡的通航能力是居于世界前列的,并且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一份研究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通航能力的报告指出,在不影响通航效率和航行安全的前提下,新加坡海峡仍具备充分的通航余力,并可应对预期内的船舶交通流量的增长。这份报告使得新加坡能够与海峡沿岸国及其他利益相关方采取更好的合作策略,从而在保证通航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新加坡海峡的通航能力。据科学估计,目前新加坡海峡的通航水平至少还可提高75。
海峡海面平静,少有风浪,两岸是郁郁葱葱的热带风景,因此这里不仅是繁忙的港口,也成为备受欢迎的旅游胜地。
新马国界柔佛海峡
柔佛海峡是新加坡海峡北部一条水道,全长50千米,是一条较窄的水道,最宽的地方有48千米,而最窄的地方只有12千米。它与新加坡兀兰和马来西亚的柔佛巴鲁之间都有铁路和公路堤岸相连接,东部则与乌敏岛和德光岛两个外岛相邻。
柔佛海峡又名特布劳峡或新加坡老峡,是古代来往于中国和印度之间的帆船航道之一。在20世纪初期,它被新建的新柔长堤分成东西两段,东段长约29千米,水深12米;西段长约24千米,水深67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新柔长堤的闸门被填,这条航道才被迫中断。
柔佛海峡的出名和重要,还在于它是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国界线。早在1965年新加坡独立之时,它和马来西亚之间也只是按照1927年海峡殖民地与柔佛领土水域协议书所划定的一条“假想线”来作为两国在柔佛海峡水域上的国界。后来,两国都开始关注在这一海域的填海造地工程以及海峡污染问题,均认为有必要画出准确国界,来解决包括导航、捕鱼、海关执法、水源污染控制等相关问题。经过十几年的谈判、磋商,两国最终在1995年正式签订协议,划分出柔佛海峡水域上的准确国际界限。这个界限将不会随航行水道的改变而变动,而且,这项协议也不受未来发展计划的影响,包括填海计划。
现如今,跨越柔佛海峡的新柔长堤也许是世界上最忙碌的海峡堤岸,它连接了新加坡的兀兰城镇与马来西亚的新山市。每天清晨5点钟开始,这里便已人声鼎沸、车队成行。新山关卡和兀兰关卡大楼前,人群早早地排起了几条长龙,等待着盖章出境,去忙碌一天的生活。新柔长堤入口处,左边是密密麻麻的机车大队,而右边则是缓缓移动的汽车、巴士。而柔佛海峡,每天都静静地注视着这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
轮船穿行在新加坡海峡
新加坡海峡通航密度大,被称作东南亚最繁忙的水道,海面上往来的船舶促成了新加波经济的繁荣,使得这个自然资源匮乏的岛国成为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吉宝港的“前世今生”
提起吉宝港口,去过新加坡的人对它的繁忙肯定会留下深刻印象,但在一个多世纪之前,这里还远不是如今这个样子。新加坡最早的市区位于新加坡河的两侧,河中帆船来往繁忙,河岸上的市场生意繁忙,这里的驳船码头成为当之无愧的运输和贸易中心。而吉宝港那时还名不见经传,它远离市区,没有与之相通的道路,附近海岸还都是荒地,掌管新加坡的东印度公司驻扎官威廉法库哈只在向上司汇报工作的信函中提到一个叫“新港”的地方,也就是后来的吉宝港。但那个时候,兴盛的驳船码头胜过了一切,殖民者们都没将“新港”放在心上。
直到后来,一位名叫亨利吉宝的英国海军将领留守新加坡时,发现了“新港”的优势。他熟知海事,看不上驳船码头的局促空间,想把“新港”作为海军舰队的锚地。经过测量,他意外发现新港是个天然的深水良港,正适合大型船只的停泊。于是在1900年,“新港”被改名为“吉宝港”,并一跃成为新加坡的重要港口。
此后,庞大的蒸汽船冒着蒸汽,源源不断地驶进吉宝港,岸边堆积着像山一样的煤。而港口岸边也建起了几座大型船坞,工人们日夜不停地在船坞里修理着钢铁巨轮。曾经在海峡上来往的帆船都成为历史,蒸汽船统治了这片海域。所有的蒸汽船要想停靠进新加坡,必须依靠深水港吉宝港。蒸汽船的到来不仅改变了吉宝港的局面,也使整个新加坡受益。因为蒸汽船以烧煤作为动力,不受风向影响,大大提高了航速,往日里为帆船开辟的南半球航线被逐渐废弃,马六甲海峡成为东西方运输的唯一通道。拥有天然地理位置优势的吉宝港不仅方便过往船只的维修,还是蒸汽船的必经加煤站。于是,新加坡因为独家拥有深水港而成为这片海峡殖民地的中心,随着蒸汽船的到来,它也迎来了第一次经济繁荣。
新柔长堤1942年,横跨柔佛海峡的新柔长堤建成,全长1056米,堤面中间是铁路,西侧是公路,东侧是自来水管,行人、汽车、火车穿行堤上,往来两国。
后来,英国伦敦当局为了更好地开拓远东殖民地,将作为印度到远东中点的新加坡独立出来,专门建立了海峡直属殖民地,并大力兴建吉宝港,加筑炮台,试图将这里变成一座坚固的“远东堡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它曾成为日军争夺的焦点,见证了英日之间的军火较量。
“二战”后,尤其是新加坡独立后,吉宝港迅速完成了现代化改造,重新建造了炼锡厂、炼油厂、造船厂,并且成为世界领先的集装箱集散地。因为吉宝港的存在,新加坡的造船业、港口和炼化业务也蓬勃发展起来,并催生了金融、精密加工以及大宗商品交易等经济部门,为新加坡成为“亚洲四小龙”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新加坡的腾飞,吉宝港功不可没。
如今的吉宝港又迎来了新一轮的华丽变身,虽然它仍是新加坡重要的集装箱港口,但随着重工业工厂迁往裕廊岛等处,集装箱码头也在逐步迁出。吉宝港正在慢慢去工业化,恢复海岸生态环境。越来越多的游轮和游艇进出吉宝港,成为海湾新的风景。吉宝港周围的圣淘沙、拉柏多公园、怡丰城等正日益成为人们旅游和休闲的好去处。
吉宝港这里是世界领先的集装箱集散地,但随着吉宝港的新一轮变身,集装箱货柜码头正在逐步迁出。
最高点武吉知马
传说中的新加坡之巅,便是武吉知马山。登上这个制高点,可以俯瞰整个新加坡城。山上有真正的热带雨林,有丰富多样的生物物种;山下有高级别墅和私人公寓,有众多的知名学府。这里曾被视为绝佳的疗养宝地,也曾有过热闹非凡的跑马场,如今它是原生态保护最好的地方,是新加坡的骄傲。
武吉知马自然保护区这里是喜爱徒步旅行者的天堂,蜿蜒的道路,繁茂的植被,珍奇的动物,潮湿清新的空气,鲜见的人工痕迹,城市和自然在这里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平衡。
武吉知马路新加坡最早修建的马路之一,沿途环境清幽,有许多高级住宅。
奇特的存在
说武吉知马是一座山,并不确切,它实际上是一个丘陵,坐落在新加坡主岛的中心附近,精确海拔为16363米。武吉知马这个名字来自于马来语,意思为“锡丘”“武吉”为山丘,“知马”则意为锡,也就是“有锡的山丘”。在1828年英国殖民者绘制的地图上,就已经能清楚地看到它的位置。不过,武吉知马山上并没有锡矿,据说一开始岛上住的马来族人并非给这座山丘命名为“锡丘”,大概是欧洲人的误读,才有了“武吉知马”这个名字。也有人说,“武吉知马”来自一个较为常见的马来女性的名字。
不管名字的来源如何,可以肯定的是,早在19世纪上半期,武吉知马便得到了欧洲人的重视和建设。1843年,这里修了一条通往山丘顶部的马车路,山顶上建了一座小屋,摆放了简单的桌椅,供前来游玩的人休息。在当时前来开拓探险的英国人眼里,武吉知马山是一个极好的疗养宝地,因为那里的空气清新怡人,比脚下的平原更让人感觉凉爽畅快、心旷神怡。1845年,一条贯穿南北、穿越武吉知马山脚的大路修建而成,这就是武吉知马路,它全长25千米,是当时新加坡最长的道路。
后来,这里还曾修建了赛马场,每到赛马日,便有公众买票蜂拥而至。不过在那个时候,看跑马赛马还是英国王室贵族的娱乐活动,并不免费开放给公众观看。
珍贵的热带雨林
说到武吉知马最骄傲的地方,要数这里的热带雨林。1883年,武吉知马便建立了自然保护区。它是新加坡第一个被确立的保护区,后来建立的其他保护区如双溪布落湿地保护区、拉柏多自然保护区等的树木都是被处理过的,而这里的植被则都保留了最原始的样子。现如今,地球上只有两个城市保留着大片的原始热带雨林,一个是南美洲巴西的里约热内卢,一个便是新加坡。正是武吉知马的热带雨林让新加坡获得这一殊荣。
如今的武吉知马自然保护区占地164公顷,其中大部分都是原始热带雨林。这里拥有丰富的植物形态和动物物种,包括840多种开花植物和500多种动物包括昆虫和蝴蝶。百年来,这里一直是植物学家们采集和研究植物的天堂,也是许多种马来亚植物被首次记录的地方。
沿着小路蜿蜒穿过丛林,沿途可看到各种珍奇的鸟类、多姿多彩的蝴蝶,以及猴子、松鼠、猴猫、长尾猕猴等动物,还有各种花卉、树种和罕见的食虫植物等。游者身处其中,可体验到雨林的独特魅力。保护区内规划了4条登山路线,有较为好走的大路,也有陡峭难走的小路,可供体力不同的游客们选择。
对于登惯大山的外国游客们来说,爬上武吉知马山顶只是小菜一碟,速度快的话半个小时就可登顶,即使选择最难走的绿色路线,普通游者两个小时也可以爬到山顶了。游遍整个自然保护区,大概只需3个小时。但是,不要小看这座山丘,在温暖潮湿的气候下,虽然爬到山顶用不了多少时间,但一路下来也会汗透衣衫。所以,选择到这里远足,最好带足饮用水。为了防止被蚊虫叮咬,最好带上一件长袖衣服。
武吉知马自然保护区里的告示牌告示牌以明显的标示和生动的漫画告知游客:请不要喂猴子,否则将收到罚单。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武吉知马自然保护区内另建了一个海希德自然公园,它占地17500平方米,为公众提供了另一个拥抱自然的地方。那里除了有各种“原住”热带植物,还有一些花草树木属于“海外移民”,大都自然生长,野味十足,供游者体验大自然的宁静和奥秘。
很早以前,武吉知马山也曾是开采山石的地方,海希德自然公园便是在一个矿坑的基础上发展修建起来的,公园里有一个美丽的矿湖。据说,海希德是一位旅居新加坡的荷兰人,曾住在武吉知马山上,他可能是矿场的经理人,所以这个公园以及武吉知马自然保护区一带的小路都以他的名字命名。而那个矿湖原本是个花岗岩采石场,曾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出产过大量的花岗岩,后停产废置,便积水成为矿湖。
武吉知马火车站如今,它是新加坡现存的最古老的火车站,1903年建成时车站都是用木板搭成,直到1960年才改建成结实的砖砌结构。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1993年,火车站停止客运运营,从此只是作为列车错车和信号控制之用。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曾经的铁路线成了爱运动的新加坡人徒步、跑步、骑车的运动之路。
南洋女子中学学校创立于1917年,是由一批来自中国同盟会的领导者创建。
海希德自然公园的创建不仅可以让游人更轻松地观赏花草树木,更缓解了游客过多给整个自然保护区带来的压力。在武吉知马自然保护区内,有明确的游客须知:这里的一草一木,不论死的活的,都属于这里,不能带走,而游人带来的所有东西也不能留下,请离开时一并带走。尽管管理严格,但因为游人越来越多,而且不少当地人将这里当成野餐或举办集体郊游活动的场所,所以这里的自然生态和宁静还是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或破坏。海希德自然公园的存在分流了一部分游客,为保护区减轻了负担,形成一个绿色缓冲地带。
除了各种观赏植物和小动物,海希德自然公园里还设有不少富有自然情趣的康乐设施,适合父母和孩子们一起玩乐。园里也有一些步行小路,供游人轻松体验大自然,欣赏采石场的秀丽风景。
广泛来说,武吉知马自然保护区还涵盖了整个中央集水区,不远处的麦里芝水库,上、下贝雅水库等都是值得一游的好地方。在武吉知马山脚周围,便是武吉知马规划区,一般也被叫作武吉知马,距离市中心只有10千米。因为毗邻自然保护区,能更好地接触大自然,所以这里的房子价格都很高,多是高级别墅和私人公寓。这里是富人聚居地,许多跨国企业的驻新加坡代理人也喜欢住在这一带。
武吉知马还有许多知名学府,包括新加坡女子学校、美以华女校、华侨中学、英华中学、国家初级学院、南洋女子中学等。
多元化的移民国家
多语言、多种族、多宗教、多文化,无一不彰显着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多元化”的移民国家。华人、马来人、印度人、欧亚人共同组成了新加坡的人口构成,经过200多年的历史变迁与岁月的淘洗,他们各自保留着自己的民俗与文化、宗教与信仰,同时又融洽、和谐地生活在一起,成为这个国家人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各自有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又和睦地共同生活在一个国家。
国庆庆典上的焰火表演2011年8月9日,新加坡国庆庆典在滨海湾浮动舞台举办,焰火表演当然是人们最喜爱的节目之一。
背景及现状
最早的新加坡,只是英国人建立的一个贸易港,当地也只有土生土长的马来人。后来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华人、印度人和印度尼西亚人等纷纷来到这里安家落户、繁衍生息,构成了现在的这个移民国家。
如今的新加坡,国民主要由华人、马来人、印度人、欧亚人这四大民族构成,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传承和价值观,都保持着自己的特色,但又都是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加坡政府深知,任何民族间的分裂和隔膜都无法使这个弹丸小国实现繁荣,所以各民族的和谐共处一直是该国的立国之本。
当地人戏称新加坡是“凉拌菜”一种来自马来西亚的水果和蔬菜混合的凉拌菜,再合适不过,这道出了新加坡多民族的混合与相对独立。四大主要族群之间千差万别,但他们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远非华人、马来人或者印度人、欧亚人这种简单的称呼可以代表。不管他们的祖先来自哪里,也不管他们是否说同样的语言,是否有同样的宗教信仰或习俗,大家都是新加坡人。
除了国民多样化,新加坡还有14的常驻居民属于“外国人”,因此不论是欧美人还是亚洲人,来到这里都会很快适应当地的社会环境。
华人
华人占新加坡总人口的75,也就是说,新加坡34左右的人口都是华人,因此华人对新加坡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新加坡的华人祖先主要来自中国东南部各省市,繁衍至今形成五大华人族群,即福建人、潮汕人、广东人、客家人和海南人。还有一些华人来自马六甲海峡和槟榔屿等其他地区。早期来这里的华人都是为了养家糊口,以卖苦力为生的,他们各自住在新加坡河边单独规划出的中国城内。有趣的是,经过几代的繁衍,来自不同地区的华人擅长不同的行业领域,比如福建人善于经商和务农,他们多半在银行业和橡胶业占据鳌头;潮汕人多是成功的农学家或者精明的商人;广东人和客家人善于建筑房屋,做木工活、烧砖,以及理发、裁缝、制鞋等与生活相关的行业;海南人则擅长烹饪,多以从事饮食和服务业闻名。他们都秉承着祖先流传下来的敬业精神,勤劳能干,吃苦耐劳,并且有很重的家庭观念。
新加坡佛牙寺龙华院这处著名的文物古迹位于牛车水中心地区,寺中供奉了佛教徒的圣物佛牙舍利。
大部分新加坡华人起名字仍保留着和中国人一样的传统,比如两个字的名字和一个字的姓,兄弟姐妹之间的名字会有一个相同的字,但也有些信仰基督教的家庭会给孩子起一个中文名字和一个英文名字。中国人尊崇儒家思想,将其作为行为准则或生活哲学,这在新加坡华人身上也有很深的体现,比如家长作风,执政者应该仁慈、有德等。在宗教信仰上,除了一些华人信仰佛教或道教外,有越来越多的华人信仰基督教,但他们仍会遵从祖先留下来的习俗,比如过农历新年、清明节祭奠先祖等。
马来人
马来人是新加坡的第二大民族,占总人口的139,他们是土生土长的“原住民”。在外来人口涌入之前,他们是本岛上的主要居民,但很快在人口上被华人超过了。新加坡的马来人主要来自马来半岛,还有一些来自苏门答腊岛、廖内群岛、爪哇岛等。马来人生性热情、好客,新加坡的街道名、语言、国歌以及食物等,都体现出了浓厚的马来文化气息。
英国殖民者踏上这片土地之后,对当地人存着偏见,不太看重他们,所以马来人在那段岁月生活得异常艰辛。现如今,华人在新加坡占主导,但马来人也自在开心在生活在其中,他们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坚韧和天赋,在艺术、文化、媒体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有许多马来人在经济和政治领域显露峥嵘,其中还不乏一些女性。
牛车水原貌馆这栋建筑位于新加坡市宝塔街,是一栋三层的老式洋楼,馆内展现早期华人移民的生活点滴。
马来人普遍信仰伊斯兰教,宗教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而且共同的信仰也使他们彼此联系十分密切。大部分马来人信仰的是伊斯兰教,每个星期的礼拜五,是新加坡马来人集体到清真寺做礼拜的时间,他们在阿訇的带领下向真主祷告,但男性和女性是分开的,不能混杂在一起。
印度人
印度人是新加坡的第三大族群,占总人口的79。最早来到新加坡的印度人是跟随英国舰队而来的印度雇佣兵,后来才有印度人陆续携家带口到这里定居。他们和华人一样,也来自印度的不同地方,有泰米尔人、马拉雅兰人、锡克教徒、古吉拉特人、旁遮普人等,其中泰米尔人占了大多数。他们有不同的语言,信仰的宗教也有所差异。
新加坡马来人的婚礼
到了20世纪,印度人在新加坡从事的行业多为货币兑换和私人放贷。那时候,新加坡的银行还很少,一些印度人就把自己的钱借给那些想做生意的人。
此外,印度人所从事的其他行业在当今的新加坡也留有鲜明的痕迹,如北部印度人曾在实龙岗路一带搭建牛棚,饲养奶牛、水牛和山羊等,现在的水牛路和加保路也曾建满牛棚。还有,这一带还曾有不少印度人开设的洗衣房。
和马来人一样,移民新加坡的印度人也曾受到过欧洲殖民者的轻视。如今,他们的后代进入中上流社会的现象也不少见,而且受过良好教育的印度新加坡人,更喜欢移居其他发达国家,这已成为一种趋势。
印度人的国家观念很强,对国家非常忠诚,泰米尔人的中心价值观便是好客和济弱扶贫。
印度教相信生死轮回,并且不接受半途皈依。也就是说,一个人必须生来就是印度教徒,才可以做其信徒。居住在新加坡的印度人信奉印度教的并不多,但凡是印度教徒,都极其虔诚,他们每周都要去一次神庙,进行祈祷或捐赠。
其余的印度人多信奉基督教或者伊斯兰教,也有极少数人信奉锡克教、耆那教和佛教等。正如前所说,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所以信仰也有所不同。
欧亚人
欧亚人是指继承了欧洲和亚洲血统的新加坡人,他们在四大民族中所占比例最小。
早在15世纪时,一些来自英国、荷兰、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国家的人们便在探险家们的带领下,踏上这片土地,并在此定居下来。他们与当地人通婚,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特、鲜明的欧亚次文明,其后裔便是欧亚人。在早期,欧亚人的父辈都是欧洲人,他们的名字也都是欧洲人的名字。所以,从他们的名字中就可看出他们的祖辈来自何方。不过到了现代,也有一些欧亚混血儿有着亚洲人的姓,这说明他们的风俗也在悄悄改变。
欧亚人大部分都是基督徒,信奉的是基督教。他们和西方基督徒一样,在出生时会接受洗礼,成年后在教堂举行婚礼,葬礼后会进行守夜。
除了以上四大民族,新加坡实际上还有一小部分“土生土长”的华人。所谓“土生土长”,是指他们的祖先在17世纪便定居马来群岛,与当地的妇女通婚,衍生出一种包含了中国与马来文化的独特文化娘惹文化。现如今,土生华人已越来越少,因为他们逐渐与当地的华人通婚,被统计为华人,其文化也有逐渐被同化的趋势。
马里安曼兴都庙大门上的雕像寺庙建于1827年,是新加坡最古老的印度教寺庙,如今已被列入国家级名胜古迹。寺庙大门上的雕刻非常显眼,五颜六色,形象为印度教诸神、动物、人物等。
4种官方语言
新加坡有多个民族,也自然有多种语言。英语、汉语普通话、马来语、泰米尔语都是其官方语言,这也充分向世界表明,它是个多元化的移民国家。确切来说,马来语是新加坡的国语,汉语普通话是华裔社团中的官方语言,泰米尔语是这里60的印度人的语言,而英语则是商务和官方语言。新加坡人将英国作为商务语言,使它走上世界舞台,而保留母语,则是为了保留文化。实际上,几乎每个新加坡人都会说两种语言自己的母语和第二语言英语。
新加坡人讲英语和欧美人完全不同,他们语速较快,刚接触时你可能听不出来。他们说的实际是“新加坡式英语”,这是一种混合了中国方言、马来语、泰米尔语甚至葡萄牙语的英语口语,无语法或发音错误,句子中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语气词,比如h,表示特殊强调的语气等。
马来语作为新加坡的母语,是马来文化、价值观和信仰的载体,早已融入其过往的历史当中,新加坡国歌也是用马来语唱的。马来语语法简单,发音容易,从梵语、葡萄牙语、荷兰语以及中国方言中都借鉴了大量词汇,并深深影响了新加坡式英语。现在,新加坡政府大力提倡说母语,力求每个孩子都不忘母语。
泰米尔语是印度群体中泰米尔人的母语,它也是印度穆斯林、印度人、马拉雅兰人和基督徒之间的种族交流语言,所以被长期保留下来。而汉语普通话在新加坡则占据着绝对重要的地位,因为其方言较多,为了方面交流,政府曾致力于推广普通话,作为华人统一的语言。
除了以上4种官方语言,新加坡当然还有一些使用范围较小的语种,比如土生华人所说的马来语,一些印度人所说的印第语或南印度语等。
史密斯街一条干净整洁的小吃街,售卖马来小吃和中国小吃,既有室内用餐区,也有街边用餐区。
马来人与印度人的起名
马来人起名字都和伊斯兰教和阿拉伯语有关,但他们的姓不会代代相传,只会把父亲的名字放在自己名字的后面。如果一个人叫法蒂玛艾哈迈德,那么她并不是姓艾哈迈德,艾哈迈德是她父亲的名字,而法蒂玛才是她自己的名字,她可以被叫作法蒂玛女士。印度人的名字则多与其家庭出身或来源地有关,比如泰米尔人没有姓,他们把父亲名字的首字母放在自己名字的前面,假如一个泰米尔人的名字是字母“s”开头,那么这个“s”就是其父亲名字的首字母。
全球第四国际金融中心
论国土,新加坡是弹丸小国;论经济,它却是发达强国。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新加坡是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是亚洲重要的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国,世界贸易组织、英联邦以及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成员之一,顶着这诸多的头衔和身份,新加坡在全球经济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高端的金融服务业
新加坡属于外贸驱动型经济,需要仰仗海外市场,其经济命脉向来以石油化工、金融、电子、航运和服务业为主。金融服务业一直是新加坡经济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国家税收的主要来源。新加坡不仅在国际金融、贸易融资、海事金融等方面拥有领先地位,在资产和财富管理等方面也出类拔萃。此外,它也是全球外汇交易中心。
中央商务区夜景鱼尾狮身后高楼林立,银行汇聚,是新加坡的“聚宝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