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2 / 2)

只要把豢龙的豢,改成养,就可以了。

豢龙氏,其实就是养龙的人,

众所周知,龙是一种虚构的生物,或者说,神兽。

但是,龙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作为九州人的文化信仰,可谓是不可言说,其尊贵的程度,以及九州人的稀罕程度,大概就是。

“我知道龙是不存在的,这是客观事实,因为龙这种生物,不符合自然法则,也不符合生物学,但是,我可以在心里面知道这是个美好的谎言,可是你不可以说出来,也不可以点破,如果你破坏了我引以为傲的神话故事和民族自豪感,我就会把你的狗头剁下来!”

凭借着对于龙图腾的共同信仰,和刻印在基因里的民族自豪感,和龙相关的神话故事,都要比一般的神话故事,高出了一个档次,这就是所谓的格调。

而刘累的故事,则是相对来说,比较普通的一类。

相传是在上古时期,那时节,正是雨季。

因为一些不知名的原因,九州出现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洪水灾难,这场洪灾,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于是,当时还是天下之主的尧舜禹之一的大舜,就找了一个稀奇古怪的小屁孩,去治水。

为什么要找这个小屁孩呢?

因为这个小屁孩的父亲,曾经治过水,但是失败了,这个小屁孩的父亲,叫做鲧,而鲧,其实就是那个在神话故事中,偷息壤的部落首领。

可惜,不管有没有息壤的存在,鲧都治水失败了,于是,鲧被大舜惩罚了,提前退出了历史舞台。

过了没多久,洪灾的情况,越发的不容乐观,紧接着,大舜手下的人,就想了一个坏主意,让鲧的儿子去将功折罪。

这个提建议的人,指不定是和鲧有点私人恩怨,否则不见得推荐鲧的儿子去,心里估计是想着要让人家断子绝孙。

那时的大舜,还是天下之主,他说的话,就是圣旨,违令者。

斩!

所以,没办法,小屁孩只能去了。

他总不能抗旨不遵吧。

不过,这是豢龙氏,刘累的专场。

很多读者看到这里,肯定觉得,要开始讲述大禹治水了神话故事了。

其实,大禹治水的故事,版本还挺多的,而且作者在写星尘武者大纲设定的时候,就是以大禹治水为灵感开端,开始构建大纲的,奇怪的是,大禹治水的版本,竟然还和南北方地地区有关。

北方的版本相对比较找,也就三四种。

南方的版本,尤其以江淮地区最多,作者老家,就有五个结局一样,但是过程完全不一样的版本,加上其他南方地区的版本,大概有个十几二十种。

不过都是以江淮地区的版本最为复杂,总数二十,江淮地区就有十二三种不同的版本。

说实话,作者羡慕了。

大禹的故事,距今不知道具体多少年,有说是四千多年前,五帝末期,大舜在朝时,大禹就已经开始了他的神舟旅游终极豪华步行版了。

还有说是,五帝时期,也相当于是石器时代向后的一个原始部落文明,只是更加贴近于夏商周。

不过作者觉得,大禹差不多是四千多年前的人。

从近代向前倒,清明元宋唐,隋晋魏汉秦,周商夏。

如果说,大禹代表的,是原始部落文明的最后一站,那么也应该是和下一个封建王朝,紧紧相扣的,而非断代跨度。

毕竟,从诸多史书记载,大禹有个儿子,叫启,正是他,建立了大夏朝,开始了家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