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他拉近身边,问道:“孩子,你姓什么,多大啦,家在哪里”
少年道:“小的名叫朱永才,今年十二岁了,家在泰安县乡下。”
无为子道:“朱永才,你如何晕倒在山门前,说给大家听听。”
被问起晕倒山门的原因,朱永才不禁泪流满面,慢慢说出了自己辛酸的身世。
原来,朱永才的父母曾生下九个孩子,全家共十一口人。朱永才排行老三,因家里缺衣少食,先后有六个兄妹都夭折了。
现在,朱永才除父母外,还有一个驼背的二狗哥哥,一个长得像桃花一样的桃花小妹妹。
光绪十一年,山东大旱。
农民从春天盼到夏天,没有盼到老天爷下一滴雨,田里庄稼颗粒无收。泰安盗匪猖獗,官军又逼迫民众交苛捐杂税。百姓没有活路,只好四处逃荒,道路两边经常见到饿死的灾民。
去年,朱永才家向本村田老爷家租种了两亩地和一亩田,可是今年大旱,没有收到一粒粮食。母亲只好带着二狗和桃花去南方逃荒讨饭,朱永才和父亲守着家里的破屋子,靠挖野菜和摘树叶充饥。
中秋节前,田老爷派管家来讨债。朱家没钱没粮,家徒四壁,哪里交得起租金
朱永才的父亲再三向管家哀求,待灾荒过后,来年加倍还债。管家不肯,怒气冲冲,嘴角边黑色肉痣上的一撮毛竖立起来,污言秽语骂个不休。
过了几天,朱永才正准备上山去挖野菜,远远地看到那个管家带了两个官兵来逼债。
父亲跪下哀求,管家上去抓住就打,父亲本能地反抗。两个官兵大怒,冲上来抓住父亲就是一顿拳脚。
朱永才抓起一根木棍去打官兵,被一个官兵将他踢出去一丈多远,重重地摔在草地上。
朱永才顽强地爬起来,准备再去救父亲,这时父亲已被官兵活活打死了。
朱永才冲上去,抱住一个官兵的大腿,狠狠地咬了一口。官兵痛得哇哇叫,一顿拳脚将朱永才打倒地上,昏死过去。
管家放起一把火,把破屋子烧光才离开。
朱永才醒来后,抱着父亲的尸体大哭,仇恨的怒火在少年心中燃烧。
乡亲们赶来了,一起帮忙把朱永才的父亲掩埋了。
朱永才在坟前守过三七后,回到被烧毁的房屋前,在灰烬中找出一把尖刀藏在身上。
他半夜翻墙进入田老爷家,找到管家的睡房,从窗口爬进去,见“一撮毛”睡得正香。
朱永才顿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一股热血冲上来,举刀在他身上连剁数刀,管家立刻毙命。朱永才点燃被子,燃起大火后跳出窗外,逃也似的离开了田老爷家。
朱永才在身上藏把刀去镇上,到处找那两个打死父亲的官兵,找了十来天,始终没有找到杀父仇人。
朱永才只好怀着杀父血仇,背井离乡,四处流浪讨饭,一路打听母亲的下落。
后来听人说,母亲和二狗在逃荒途中死了,桃花妹妹不知下落。
那天,朱永才流浪到泰安县城。
走进一个饭店,见饭桌上有一块别人吃剩的煎饼,就偷偷去拿来吃。
被店伙计看见了,一巴掌打在他脸上,满口流血。朱永才已经两天多没吃饭了,饿得肚子痛,全身毫无力气。
一路讨饭来到老君堂山门前,准备进去讨口饭吃。
可是他又饿又冷,身体极度虚弱。正要上石台阶进门去,突然头昏眼花,一下子倒在石狮子下面不省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