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科举前夕(2 / 2)

那仆人模样的人立马明白。喝完茶,两人向北出了襄阳,直奔许昌而去。

豫州。

许昌。

贾诩和鲁肃这段时间可是忙坏了。朱皓将科举此时交给了鲁肃负责,又怕鲁肃一人应对不过来,又把贾诩派了过来。

贾诩本以为有鲁肃在自己去了也是个吃闲饭的,乐呵呵的答应了。

到了地方,看见鲁肃蓬头垢面,狼狈不堪的样子,贾诩心里咯噔一下。

不好,答应的有点草率。

但来都来了,再不愿意他也得干下去。

好在三月之期已经过半,贾诩心想这个差事干完后自己一定要请三五个月假,好好休息一番。

正想着要去哪里游山玩水时,有两位青年走了进来。

“敢问大人,此地可是科举报名处?”

贾诩抬头看了看这两人,点点头道:

“正是,两位可是来报名的?”

两人对视一眼,施礼道:

“颍川石韬、博陵崔钧,特来报名科举。”

贾诩听完两人介绍,将目光放在了崔钧的身上:

“崔钧?这名字好熟悉,你父可曾出仕为官?”

“回大人,家父崔烈,曾在朝中任太尉。”

贾诩点点头,想起来了,自己在洛阳见过崔烈,怪不得看这年轻人这么眼熟。

贾诩想着,在报名册上写下两人名字,并给了两人考试凭证,两人道谢后离开。

两人离开后不就,远方又走来两人,看似是一主一仆。

两人走到贾诩面前,施礼道:

“此处可是科举报名处?”

见贾诩点头,这人继续开口道:

“襄阳庞统,特来报名科举。”

许昌。

荀府。

荀攸看着家中寄来的书信,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府中家丁见老爷心情不好,也不敢多问,只见老爷在书房中待了一夜,不停的走来走去。

一夜过去,荀攸走出书房,他满眼血丝的将一封信交给家丁,让他送到颍川荀氏家主手里。

家丁接过信走了出去,到了门口信缺从他衣袖中掉了出来,他急忙捡起来,却看到信未封好,信纸掉了出来。

老爷真是太辛苦了,一夜未眠,竟然连信封都没有封好,有时间要提醒老爷注意身体啊!

家丁这么想着,回府拿出火漆重新将信封了起来。

隐约间他想起了信封中的一段话,是信封掉在地上时他不小心看到的。

“攸自出生起,事事听从叔父,唯此事恕攸不能从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