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昨天在许府溢香阁可喝了好几壶高粱酒。”张淮书直接揭穿。
吴清野也不因为被揭穿而尴尬“居然被你看到了,还不是师傅不让我多喝酒,这我哪忍得住,只得背着他找个隐蔽的地方偷偷喝,虽然知道论在哪喝,都是瞒不住他的,但总不能光明正大当面喝吧,这样我良心也会不安的。”
但他看起来并没有丝毫良心不安。
张淮书笑而不语,就认真听他讲话。
“以前总是李嘉乐和我来这喝酒,那小子酒量不如我,但就是要强哈哈哈,硬灌,结果经常第二天起床头晕。”
吴清野说到这,想到了什么,一下就笑不出来了,闷头继续喝酒。张淮书见状也识趣不开口询问。
高二暑假,经常在国外出差的李母回了次家,这次与往常不同的是,这次她为了工作更加便利,决定长期定居在国外,可能以后都不会回国了。
临行时,李嘉乐对他说:“你可不能忘了我啊,论在哪我都还是你最铁的哥们。”甚至还意外地拥抱了他,在吴清野短暂的人生里,经历了数次离别,但他从未习惯过,也很不喜欢离别。
刚开始几个月,两人基本上会每天发消息,李嘉乐还会经常给他分享,在国外学校里发生的趣事,今天又去哪里玩了,不习惯用英文交流怎么怎么的。后来渐渐地,联系越来越少,李嘉乐也很少主动发消息了,说是学业太重,每天都很忙,吴清野也没多想,嘱咐了好好学习,自己也要应付学业了。
高三学业繁重,加上每天回家只有自己孤零零一个人,也没人能说话。就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面,也分散了些孤独,班主任见他学习比之前努力了很多,刚好班长职务空缺,就让他来承担班长一职。
高三寒假回家也不好玩,除了打游戏就是去那家小酒馆喝酒,只是这次只有他一个人了。春节那几天,一个人在外面吃了饭,在街上随便逛了逛,也没什么好玩的,就回家了。
打开手机,点开微信,收到了很多同班同学,还有以前同学的新年祝福,他在学校人缘一向好,每次过节都能收到不少,但这次唯独没有李嘉乐的祝福,点开聊天界面,距离上次聊天已经过去了四个月。
点开他朋友圈,十分钟前刚发了一条,用英文写的,翻译成中文就是“新年快乐,和最爱的家人朋友一起才会收获幸福。”配图上除了李嘉乐和他母亲,还有几个亚裔面孔的年轻人。围坐在餐桌前,其乐融融。
后来高考吴清野取得了很不的成绩,还超常发挥,考上了国内很不的一个大学。但那个人也还是没有来询问他考得怎么样,一句过问也没有。大学开学,吴清野拍了一张学校大门照片,发了个朋友圈,“新的开始。”收获了不少点赞。
但始终没有李嘉乐,吴清野一直在等,也不知道自己在等什么,一定要收获他的祝福嘛?但好像所期待的并非是祝福。
终于,等来了,但并不是李嘉乐的消息祝福,也非点赞,而是他刚发的一条朋友圈。吴清野不想再等了,给他发了消息。
“最近还好吗?”
“挺好的。”
那头没有再回。吴清野便又发了一条
“你在那边还习惯吧?看你也交了朋友。在国内你可不屑和谁交朋友哈哈。”
“人一直在改变,不可能一直都是一个样子。”
“也是哈。”
“你也要多认识点新朋友,不要再想以前那样吊儿郎当,所事事。”
吴清野不知道该回什么,最后回了个“嗯。”
“先不和你说了,我还有点事。对了,国外社交软件没有微信,我用的比较少,消息没看到也是正常的。有重要的事再给我发消息。”
吴清野没有再回,真是如此吗?朋友圈平均一周一条,发了消息也不回,但明明刚刚才发了朋友圈,过几天,有时候是一两周才回,也是很敷衍的“哦,嗯,好的,知道。”诸如此类的回复。
吴清野也不愿意再去单方面维持了。
偶然一次手机摔坏了,拿去,电话卡却不知道掉哪里去了,怎么找也找不到。又重新买了一张,新的电话号码,新注册的微信。后来大学新加的人,全都是新的。吴清野也想过要不要把新号给李嘉乐说下,但转念一想,还是算了,各自有了各自新的生活,以后互不打扰,形同路人。
吴清野看着眼前陪他喝酒的人,其实都一样,只是换了个人一样。也不知道这个人能待在自己身边多久,或许一辈子,或许也没多久。和李嘉乐认识了将近十年,做了十年朋友,最后不也背道离驰,再瓜葛。
就享受当下好了。
想到这,吴清野嘴角又勾了起来,给自己杯里倒满,又给对面人杯里斟满酒,“兄弟,敬你一杯。”
张淮书也不含糊,端起酒杯回敬,“辛苦了,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