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育元小学是教会开办的学校,一年要收七到八元的学费,这对于当时上海的物价来说不算很贵,但就是这区区七八元学费,已经有很多人家的孩子上不了学识不了字了。
四哥说文文要上学识字了,小春江就托人联系了附近一间教会小学,今天约好了带上文文去见校长,只有面试完了才能办理入读手续,这是教会学校的传统规定。
匆忙吃完早饭,小春江给文文穿上新买的衣服和鞋子,还特意把小雨叔叔买的小书包给背上,母女俩坐上黄包车到了育元小学。
在学校门口时,文文看见许多小朋友在校园里玩非常开心,来回在妈妈的身边不停地蹦跳。
这时,在学校对面的槐树底下,华叔正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当他看见小春江牵着文文高高兴兴走进校园时,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深情地看了一会,一片飘下来的槐树叶落在了他的肩膀上,他轻轻掸落树叶悄悄地离去,就像他开始悄悄地来一样,微风送人走远,没人发现他的眼里竟含有泪水。
在一名女老师的带路下去到了校长办公室,校长是一个和蔼的中年妇女,戴着一副近视眼镜,穿着也很得体。她笑咪咪地牵着文文的手,一会问吃早饭没有,一会问文文喜欢什么?
一般来说,能进教会学校多少都是找点关系的,见面也就是个形式而已。面试很快结束,校长吩咐带路的女老师把文文带去教室,说是今天就可以领课本,明天五月一日正式过来上学。
好不容易把文文哄好跟老师去教室,小春江对校长连连说着感谢的话,走到窗前向外看了看,回头时手里举着一本《小学兴趣读物。
校长说道:“向春江同志,我是苏梅,是组织派来建立新交通站的负责人。”
小春江上前握住苏梅的手,说:“苏梅姐,你终于来了,我一直在等着组织给我安排接头的人。”
“刚才看见你拿着《小学兴趣读物的时候,我还不敢相信是你,来时组织介绍说你已经在这工作五年了,你是那么的年轻。”
“我也是昨天才接到老葛同志的消息带孩子来学校见你的。”
“老葛现在是我的丈夫,以后我会让他负责联系你,你有事可以直接来学校找我。”苏梅就是沈凤清从火车站接回来的姨妈,当然老葛就是那天一起来的姨丈了。
“这样好,我就可以假借送文文上学的时候过来,这样就不会引起特务的怀疑了。”
“好,如果我这边有紧急情况,我会让文文回去通知你,就说是见家长了。”
“苏梅姐,新交通站建立起来了吗,我手里有些收报要尽快发给根据地的?”
“已经建好了,代号是031,老葛这两天都在调试频道,一切正常。”
“是了,这些天我一直在担心密码本收到了吗?”小春江忽然想起了上交的密码本。
“收到了,为了保守起见,组织决定启用新的密码本,我听说以前你和老何都是分开保管的。”
说起老何的牺牲,小春江忍不住伤心,“幸好老何的老婆孩子没事了,要不真不敢往下想。”
“是啊,他们夫妻吃了太多的苦,现在郑玉琴同志已经从伤心中走出来了,在根据地积极地培养电讯发报的人才。”
“这就好,以后有机会了我也要跟她学习发报。”小春江听了心里略感到安慰。
苏梅说道:“有机会的,我们总会再见面的。”
早上许若兰偷闲半日没去书局,下午刚到梁局长就已经在楼梯口等她了,一见到她就迫不及待地迎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