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发烧。(2 / 2)

穷乡僻壤,工资也低,前途没什么出路,没有哪个教育专业的往这儿乡下跑,要不是出了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乡村城镇的教育就真的没人管了,差距会越来越大,文盲只会越来越多。

党组书记的意思他知道,说这话意思就是希望这件事能瞒天过海一下,

但是人家小男孩子的爹妈为了村子里又是修建幼儿园,又是为了村子里的学生们自掏腰包提供学习用品等等付出,他良心上过不去,他是父母官。

民政部部长眼睛看着前方的碎石,沉默许久,愁绪万千地讲:“人在做,天在看,小孩儿没了娘,在做这种事情就不道德了,也是在背叛GUO家给我们的信任。”他叹气,这是天灾不是人祸:“该怎么报,就怎么报吧,惩罚我来担着,别让禤少鹏夫妇九泉之下寒了心。”

这里的娃儿大多都是禤少鹏夫妇给教出来的,每年考试得成绩不比县城的娃儿差多少,甚至还比他们强上几分。

就是可惜了,因为先天原因,孩子们到了县城读书以后,因为各种条件的不对等也没办法弥补这种平衡,在村子里有禤少鹏夫妇的帮衬,娃儿们的成绩还能在县城里数一数二,但是中学过后到了县城里没有禤少鹏这样的人帮助,简直就是只有被那些人吊打的份儿。

这些孩子们要走出大山只有更难了。

民政部部长:“走吧,去看看人孩子。”人一说完就朝着村口走去。

“行,听你的,该怎么报就怎么报吧。”党组书记奈得起身拍拍屁股上的灰跟着走着,部长向来清正廉明,所以才一直在这个位置上待着。

县城里的医院没多大,两个人都四十几岁了,部长和书记一身污泥的徒步爬楼梯到儿科,还不觉得特别累。

在三楼住院部,走到一间单人儿科病房门口,就看到李伟和王老师怀里抱着个小男孩儿在轻声哄着。

王老师左手按着男孩的两只手,阻止他去抓头上的留置针,另外一只手就把他竖着抱起来哄着:“三月乖,月月乖。”

小男孩还不怎么会讲话,只会简单的几个刻在骨子里的音节发音,抽抽噎噎的喊:“妈妈,妈妈,八八,我要妈妈。”

喊得还不是很清楚。

孩子也不知道怎么哭得,又哭了多久,嗓子哑得就像哑铃一般,不仔细听的话,根本听不清他在喊什么。

“怎么办,喂他喝水他就吐。”李伟手里还用玻璃杯里端着一杯水:“我家李晓成没这样过,我不知道怎么喂。”

“他多久没好好睡觉了。”王老师拍着小孩儿的背不停安抚着:“先把他哄睡再说吧,他还发着烧呢。”

有首歌怎么唱的来着,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小孩儿没了娘,那是很悲哀的一件事。

“还想瞒天过海吗?”部长于心不忍,看了眼旁边的中年男人:“先进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