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惬意的日子总是过得快,转眼又是一年秋冬过。
于是,景元万佑二十三年春,三月初六,良辰吉日,太子大婚。
这一日,东宫内处处挂红绸,贴红囍,张灯结彩。
宣瑾着大红喜服携文武百官于宫门处迎太子妃入宫,进宏礼殿。
殿内,宣策同太后皆于上座。
新人踏入站于殿中,文武百官自觉归于席间。
而自那金冠红衣的人一入殿,宣策的视线便再未移开过。
他瞧着那愈发精致如玉的少年,其随着太监高唱同身侧之人躬身行礼,最后浅笑饮酒,礼成出殿。
宣策久久才收回视线,端起桌上的酒一饮而尽。
片刻,待太后走后,他亦以头疼为由出了大殿,只留众位大臣继续在席间欢笑高谈。
故,人知晓,月高风止,本该于东宫洞房花烛的太子殿下又踏进了万安宫,走过石路,穿过回廊,推开殿门。
抬头,喜烛摇曳,红绸高挂,竟是与东宫一般二。
宣瑾有一瞬间的恍惚,而后关上殿门往里走。
须臾,他抬手撩开最外层的纱幔,入眼,鸳鸯红帐,喜被红褥。
不,还不止。
还有端坐在床边,盖头遮面,同样穿着大红婚服的人……
那盖头之下是何人,不言而喻。
可是,那婚服明明是女子婚服。
宣瑾保持着撩开纱幔的动作愣在原地,眼睛都忘了眨。
站在床侧的福成海适时地出声:"哎呦,我的太子殿下,陛下和老奴可等候多时了。"
宣瑾慢一拍地回神,缓缓地迈开步子,他在紧张,很紧张。
然而就在他的手碰到红盖头的一瞬间,却被床上的人一把握住。
宣策揶揄的声音从盖头下传来:"急什么?"
随后宣策起身顺势牵着人走到大殿中间,侧头喊道:"福成海。"
福成海随即走过来将一根红绸交给他们,一端拿在宣瑾手上,一端拿在宣策手上。
宣瑾似乎知晓是要做什么了。
果然下一瞬就听见福成海用并不甚高昂地声音喊道:"一拜天地结发尾。"
宣策和宣瑾没有犹豫地朝着殿外一同躬身。
宣瑾趁着弯腰的功夫侧头向旁边看去,只是隔着红盖头,什么也未看到。
"二拜高堂喜良缘。"
他们依旧朝着殿外而拜。
"夫妻对拜共白头。"
二人转身相对而立弯腰低头。
"礼成,新人同饮。"
福成海即刻笑着补充:"陛下,太子殿下,该喝合卺酒了。"
宣策又牵着人来到那圆桌旁,两人端起早已备好的酒手臂交缠,仰头饮尽。
一切做完,福成海自觉退下,殿内霎时只剩一对儿"新人"。
宣策坐回到床边对宣瑾招招手。
他等了好一会儿,遮在眼前的盖头才慢慢地被人掀开。
抬眸,视线正与宣瑾对个正着。
"父皇……"
眼前的人一身红衣披霞帔,头戴凤冠,挑唇轻笑,与他画上的人一般二。
宣瑾立马红了眼,低下头去将人吻住,带着几分急切。
宣策有些意外,但很快就开始伸舌回应,同时趁着间隙安抚他:"乖,乖,莫急……"
大概过了有一盏茶的时间,这个吻才渐渐温和下来。
宣策托着人的屁股起身把他们两人调了个位置,宣瑾坐在床边,他在宣瑾腿间单膝跪地。
"…嗯……唔……"
唇渐渐分开,几条银丝顺着二人的唇舌拉出,宣策仰头吮舔了个干净。
"今日朕伺候伺候太子殿下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