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四十四)窝冬(三)(1 / 2)

结果,第一个反对的是嬴驷,四等人?你想都不要别想,天下只有国人和敌人之分,哪怕是荒外之地,只要臣服就是国人,有功者赏,有罪者刑。

最后,商君和嬴驷商讨了一个很让人头疼的事情,嬴驷不知道孟夫子为何会考虑入秦,其实十多年前墨家论证传出去后(说实话多嘴的肯定是墨家已经分道扬镳的邓陵子),这个事在邓陵子的口诛笔伐下,传言称了儒生在秦国不受欢迎,而直男般的秦国也是那样,反正你不喜欢来哪就别来好了。当秦大一统的时候,朝堂上的博士,绝大部分还不都是儒生?说实话,先秦山东六国的野人多半也就过年的时候有一条干肉,而孔夫子开价十条。学费贵是贵了点,十年的年夜饭。但如果混上个名师,到时咋说也可以到普普通通的封君封王或官吏甚至是楚国的县公当当门客,真有本事的也可以去战国“四公子”那里当当门客,咋说也能比一辈子待在田地法出头的好。所以一般家长还是乐意送小孩去读书的。真不要按现在的十条干肉衡量。

商君最后道出了是叫自家师傅尸子出山,游历一番山东六国后转道稷下学宫,大体上也是说让孟夫子带学生到秦国溜达一圈。看看野人、国人之间有没有壕沟,另外按商君的策划,孟夫子可以任职统计部,等信息汇总完成后,再看看能不能兼容教育部,当然教材,必须符合国家法令且通过朝堂廷议。

最后敲定了一番孟夫子在秦国境内可畅通阻,但必须出示传、令,如果愿意的弟子也可以加入行列,同样需要出示传令,只不过护卫是商君卫500骑,且不得入官府、库房、军营、乃至于宵禁后的任何地方(比如水车会给新田添水等场地)、边地不能去、接待规格按秦国大夫(五等爵)。

......

熬了大概是两天时间,又是人定时分,期间招呼都是黑伯一人出入伺候。而商讨的内容更是人知晓,这可不是百步以内的事情了,而是方圆一里地都没得人允许进入了,好就好在咸阳宫真的很大,而这还是当年解放后的野人乐意给解救自己的嬴渠梁修建的,更有还是商里子大师的营城能力,好像就考虑到内殿绝对是可以信守秘密那般。

......

最后,嬴驷和商君开始分管工作了,嬴驷按目前商讨的结论在木渎上书写了个大概,听听写写,商君看了又修修补补的,最终,义渠的营城得嬴驷去协调赢氏族人和愿意妥协的老氏族,迁徙十万到义渠县,都得分批次按先后有序进行,而嬴驷的国府文书还不得落空,而商君则策划伐蜀事宜,至于宜阳的铁山目前是力攻取的,最终的结论和历史上差不多,却又有那么一点的不同,义渠提前收复了;至于火药、火铳、栈道、铜线、石油、透明琉璃、造纸、螺旋桨木船、开矿(还得分铜、铁、锡、煤、沙)、初段的泾水灌溉分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