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六月,天气也开始变得更加炎热。
江晚乔也正常地在学堂里上着学,同许时君的往来也更加密切。
因为江晚乔这些日子的表现,平日里不争不抢,不同别人攀比,只安心地读自己的圣贤书,倒是让女学里的众人刮目相看。
甚至叶家姐妹还会时常向江晚乔请教问题,其他人更是不必提,就连齐卿如也和江晚乔开始有了些来往。
因为女学里的闺秀们都开始熟稔,齐卿如就提到要一起聚一聚,办一个诗会。
“我家园子里的荷花开的正好,不如就让我做这个东道主吧!”齐卿如有些自得,他们家的院子,可是金陵排得上号的。
“好啊,在荷塘上办诗会正好,夏日炎炎,我们泛舟湖上,正好呢!”楚瑾初有些期待。
其他人也都跟着附和,纷纷点头答应。
江晚乔不可置否,觉得泛舟湖上赏荷也是一件美事,也跟着答应下来。
既然众人都同意这件事,楚瑾初作为平日里的小课长,也起了一个头。
“既然要办诗会,咱们也不能让齐卿如一个人出钱,她既然提供了场地,那咱们就凑钱吧!”
“行,课长,咱们算好费用,再让每个人出就好了!”江晚乔不再想管这些事,只转身回到自己的座椅上看起了书。
诗会的事情也都商量的差不多了,众人也纷纷回到座位上准备上课。
她们却没有注意到,郭福娘窘迫的目光。
原本还没有说要凑钱的事,郭福娘是第一个跟着齐卿如附和的,等到楚瑾初提到要凑钱办诗会的事情,郭福娘才蔫了。
她家是乡下地地道道的农人,上头有三个哥哥,下头还有两个弟弟,村里都说她是带福气的,兄弟多。
她出生的那一年,好几年的干旱都瞬间缓解了,家里也赚了好大一笔钱。
就连瑞大奶奶跟她接触多了,也生了几个儿子,村人都更加确定她是个有福气的,瑞大奶奶还把她带到身边养着,就是想沾沾她的福气。
只是,即使瑞大奶奶因为郭福娘得到一些利益,她根本就不想在郭福娘身上花太多银钱。
这诗会的银钱,她恐怕是不好要来的,所以她有些苦恼,甚至纠结了一早上,朱夫子讲的课,她都没听进去多少。
站在上首的朱夫子自然看的十分清楚,知道郭福娘一早上都心不在焉。
她心中叹息,这个郭福娘既没有江晚乔甚至王素汐等人的天分,也没有叶南星姐妹那般有在府衙做官的父亲,更不像许时君那样既有天分才华又有家世。
学堂里随便拉一个人都比她好!她莫不是来学堂凑数的?
自己不努力,以为能同身边的人比,殊不知别人祖辈父辈都超出她一大截了。
这孩子现在一派懵懂天真,以后恐怕也只会怨天尤人,甚至不知道自己跟同窗比,差在哪?
朱夫子有些恨铁不成钢,轻轻咳了一声。
“你们能在闺学读书,真是难得的缘分,既然来了这里读书,就该认真些才是!你们有些人天分差些,只需努力些,也不辜负这些时日所学!只是有些人,大字不识几个,还满脑子想着玩!”
朱夫子说完话,场上的众人都明白在说谁,纷纷看向郭福娘,这使得郭福娘的更加羞愧,脸色蹭的就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