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繁花,天气预报说今天有大雨。
蔡多鱼还是给黄晓雨发了信息,约了5点去球馆。
“小鱼姐,今天有大雨,要不咱们改日吧。”黄晓雨还是个学生,没有车,所以出行不方便。
“好吧。”蔡多鱼有点手痒,运动规律突然改变,多少不习惯。
叮铃。
有人进门,是古董店最近常来的一位大叔。
他看上蔡多鱼古董店里两枚清代老松石顶戴花翎珠子,一直磨不下价格来,因为是蔡爸爸定的价格,不议价,所以他总是来斡旋。
蔡多鱼恭敬的迎上来“张哥,又来看珠子了。”
“嗯,我这一下班就过来看看,珠子还在吗。”张筝是个妻管严,他手里没有太多零花钱,可是偏偏酷爱收藏些老玩意儿。
“拿这两个珠子再看看”张筝搓搓手,“这个清代改冠制,替以礼帽。”
“礼帽分二种:一为暖帽,圆形,有一圈檐边,多用皮、呢、缎、布制成,帽子最高处有品级顶珠;二为凉帽,用藤、篾席,外裹绫罗,多为白色,也有湖色、黄色,上缀红缨品级顶珠。”张筝眯着眼睛,“这个松石顶珠一般是清代四品授用,手工打圆,拉丝钻孔。”
蔡多鱼见他痴迷,不觉有些好笑,”是呀,松石本来就质地松散,这手工打圆就看师傅手艺功夫了,孔口丝痕规整,品相确实完美。”
“咱们再商量商量,我是确实喜欢。”张筝有些窘迫。
“张哥,东西我先给您收着,这价钱我确实动不得,还是等我老爸来了,你们再商量商量。”蔡多鱼没有搪塞,这价钱确实是父亲定的。
“那你帮我留好啊,我过两天来。”张筝摸摸鼻子,“你这是去打球吗?”看到门口角落放着球拍。
“嗯,下午约了人临时不去了。”蔡多鱼叹了口气。
“回头我介绍几个朋友给你,他们也喜欢运动打球。”
“谢谢张哥。”蔡多鱼微微点头,多几个球搭子自然是好事。
现在蔡多鱼精神状态越来越好,爸妈见到她都觉得变了一个人。
(一周以后)
蔡多鱼正在整理老的白玉配件。
据说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乾隆皇帝下令准噶尔汗国向清朝进贡,《清史稿记载,当时准噶尔汗国向清朝进贡了一块白玉,这块玉被认为是一件稀世珍宝。乾隆皇帝非常高兴,并命令将这块玉放在紫禁城内的一座玉台上,以供皇帝和百官观赏。结果,传闻这块白玉并非真正的白玉,而是一件经过精心伪造的赝品。是准噶尔汗国为了讨好清朝皇帝,故意制造了这个贡品。虽然从考证故事的真伪,但是进贡的珍宝做工一定是一等一。
蔡多鱼用麂皮布轻轻擦拭着白玉上面的纹路。
老一辈人都喜欢说,“人养玉,玉养人”。在人的精神世界里,是需要有这样一块玉来养自己的。有了这块玉来养自己,人的精神就会豁然开朗。
这件白玉巧雕古人模样,玉质细腻、润泽,仿佛婴儿的脸颊,触感极其舒适。线条流畅,干净利落,人物形态栩栩如生。工匠们巧妙地利用白玉的天然颜色,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在光线下,人物面部表情丰富,眼神深邃,衣衫飘动,仿佛能感觉到风的轻抚。
叮。
门口进来两个人,一前一后,前面的是张筝。后面那个男人,身高不高,但身材匀称,他的脸庞棱角分明,有一双深邃的黑色眼睛,像是星空般璀璨,令人难以捉摸其内心世界。他的鼻子挺直,嘴唇薄而红润,总是带着温和的微笑。
这个男人的气质独特,有一种内敛而深沉的气场。简洁的衬衫西服穿搭,散发出一种低调而优雅的气息,步伐从容而自信。
那人随着张筝来的蔡多鱼的面前。
“来,介绍一下,赵声羽,刚跟我从电视台过来。”赵声羽点头示意了一下。
“这位是古董店的少东家小鱼,琴棋书画小才女。”蔡多鱼被人高抬,觉得不好意思,她就是很普通。
“张哥夸张了,我就是帮着家里打理这个古董店,平时没客人的时候,写写画画,雕雕刻刻。”
“这位新朋友第一次来,你可以随意看看。”
“小鱼你把那两颗珠子拿出来。”张筝这次有备而来,想着今天就买下来。
“你看这纹理,尤其这孔口就是我说过的。”张筝给赵声羽介绍的他心仪的宝贝。
“你那个白玉不。”赵声羽幽幽开口道,声音有些沙哑,但很轻很柔。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这块玉雕刻的是杜甫,他写这首诗最末句既表现了惜春也表现了思妻思女的怅惘之情。”蔡多鱼介绍着手里的白玉。
赵声羽挑眉看了看蔡多鱼。
“这个白玉最适合送情侣的另一半了。您可以买来送您的夫人或者爱人。”
“我没。。”赵声羽还没说完就被张筝打断。
“他是个钻石王老五,老婆没有,女朋友不知道有多少。”张筝调侃道。
蔡多鱼一脸黑线,看这位先生跟张筝一般大,没结婚,啧啧啧,怕不是有啥毛病吧。
赵声羽感觉到蔡多鱼审视的目光,他避免尴尬四处环顾其他陈列品。
“这张假币。。”赵声羽问道。
“哦,我妈前两天遇上一个换零钱的阿姨,一不留神就收到假币了,为了这个还配了一个高级验钞机。”蔡多鱼回想起了都想笑,老妈跟那阿姨还攀谈她找对象的事儿呢。结果,人家就是个骗子。
“我教你验钞吧。”赵声羽话一出口,另外两个人开始滴汗。
张筝赶紧打圆场,“他职业病,职业病。”
“哦,你是银行柜员吧。”蔡多鱼猜测。
这回轮到赵声羽一脸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