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赵家也是,在京城都没有根基,有好事之人多加打听,才得知是偏远小村来的。也不知道这赵文是修了什么福气,能娶郡主为妻。要么是赵文会钻营,不知道怎么得了郡主的芳心。要么是郡主面貌实在难以入眼,否则怎么会下嫁。
谣言遍布,说什么的都有。有可惜郡主下嫁的,有嫉妒赵文好运气的,还有在当中兴风作浪的。关于自己的议论难以消解,赵文自然不会放在心上,只是这议论中掺杂着对心上人的诋毁,这就不能忍了。
有同僚嫉妒赵文这样的好运气,在背后嘀咕诋毁。一传十,十传百,这谣言竟然传到了赵文面前。赵文也不惯着,直接找到最终的谣言散播者,让他道歉。若是让自己再听到诋毁李郡主的话,他就告到上级面前,让他吃不了兜着走。
朝廷条律规定,乱散播谣言者,可是要受掌刑。若是受了掌刑,那他的仕途也就算走到底了。来人自然不敢再猖狂,向赵文道歉,并保证自己以后不会再犯。
阿宝知晓后,建议赵文将事实讲出来。毕竟谣言堵不如疏,本来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而且如今赵文和柳儿喜结良缘,还能给这个故事披上浪漫色彩。
赵文听闻后,觉得这个主意甚好,只是需要王府同意。王爷夫妇也听闻了诸多谣言,他们对此不屑,自然不会放在心上。只是他们的女儿也不容诋毁,赵文的主意就挺好的。
征得王府同意后,阿宝请来一说书先生,将赵文和柳儿的故事告知他。说书先生舌灿莲花,黑的都能说成白的。况且如今也不是让他干坏事,只是让他给众人讲讲故事,便欣然应允。
在说书先生的帮助下,二人的爱情故事传颂开来。竟还有好事之人将其写成书,改编成戏曲。
众人知晓真相后,有赞叹赵家重情重义的,有赞叹柳儿忠于感情的,有赞叹赵文不畏权势的,有偷偷说王府仗势欺人的。不过两家如今结为亲家,王府若是仗势欺人又怎么会将女儿托付给赵文呢,后面这种声音就渐渐消失了。
阿宝也没想到会引发这样的蝴蝶效应,赵文也没想到说书先生的助攻这么厉害。宫中的太后也听闻了这个故事,还听了戏曲,被二人情比金坚的感情感动的稀里哗啦。夸赵文是有情郎,赞柳儿讲情义。
皇上看到老娘这么开心,他自然也开心。而且赵文作为他看重的新一代官员,他的情意扬名天下,也算是起了好头。俗话说,家不安,国何安。这样一个精神典范可以在全国范围内起一个好的带头作用。
传言不是说王府嫌弃赵文官职低嘛,那给他提一提,也借此提升下皇上的威名。赵家不是不显眼吗,既然他家是做生意的,那允许赵家成为皇商,可与朝廷做生意。
百姓听闻后,纷纷赞扬皇上英明。这样的结果自然也添在了故事的结尾处,给这个故事更添了魔幻的色彩。赵家没想到事情发展成这样,不过赵家害怕给赵文抹黑,并未借着皇商的由头生事,甚是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