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2章 天下大变 挂帅封金(1 / 2)

风兼雨 直耀百事 2004 字 2023-11-23

灵宝十六年

西范军斥候八百里军报响彻整个南魏都城新都,这时南魏皇帝陈应正打算休息,面对外面的奏报一脸的不屑,但当听说是西范军的斥候,连忙下床打开奏报,越往下读眉头就越是紧锁,读完后不由得闭上眼睛在思考。

过了一会说道“令太子,大司马,中丞,太尉去大殿商讨军情。”

接到命令的四人马不停蹄的赶到殿中,南魏皇帝面色凝重的将军报传于众人观看,自己则在另一边说着“自从灵宝十四年后,韩任西梁西边的木杆处称帝,这几年西梁的韩荡过得可不好,这次派兵求援看来是支撑不住了!”

太尉刘问说道“禀陛下,根据阳城密探回报,北萧的皇帝在昨天也收到了边关的军报,看来西梁的皇帝是分别给我们两家求援!”

大司马卫焕看完奏报说道“陛下,这可是大好良机啊,若是我们趁机收复大梁全境那便再后顾之忧了。”

中丞宋徽却摇摇头,说道“倘若真的发兵,恐境内兵力防守北境。”

卫焕却反对道“如果我们坐视不理,眼睁睁的看着林兴领兵收复西梁,那我们就再也出不去了。”

眼见二人争执不下,陈应转头问向太子“晔儿,你有什么看法?”

玉晔说道“禀陛下,我认为这件事确实是个时机,但是何人领兵是个问题?卫大人贵为大司马需要镇守平、清、陵三州军队,刘大人为太尉,战场之事瞬息万变需和陛下一同处理。但是除两位大人之外,恐怕没有人能让程达和时龄听令!”

听到玉晔的一番话,其实陈应知道玉晔有话要说,于是试探性的问道“你有合适的人选吗?”

玉晔直接跪在大殿之上,说道“禀陛下,陛下要是问何人最合适,儿臣斗胆举荐罪臣之子张言,张言恐怕是这世上仅有的能让时龄和程达真正佩服的人,再加上此人和卫大人师承同脉,再者此人也在战场上也曾拒魏成,此人最合适!”

中丞宋徽听到这话,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不可,太子殿下有所不知拥兵自重的代价,倘若张言怀有异心,后果不堪设想!”

现场冷静的可怕,陈应没有说话,转头离去……

第二天的早朝,在大殿之上也是吵得不可开交,陈应有些反感于是拉着玉晔向花园走去,两人一边走一边商量;

陈应说道“这南魏是我们陈姓的天下,得我们自己去努力啊,我又何尝不知道小言最合适,但是他父亲的死最终还是与我有关,他还是对我还是有恨,我也不想再打扰他了。”

太子玉晔回答道“父皇,这南魏是我们陈家的,也是整个天下的!还请父皇三思!”

陈应点点头说道“你先回去吧!我好好想想!”

玉晔也识趣的离开了,陈应便犹犹豫豫的来到皇后的寝宫!

周皇后看到六神主的皇帝便问道“陛下有何事忧愁?”

陈应奈的说道,“我在考虑当时的决定到底对不对?”

周皇后解释道“当时的决定是我们一起做的,现在看来也只不过有些出入而已!”

陈应语重心长的说道“张言毕竟还小,可能有些事情还想不通,我们也不能再说什么!”

周皇后说道“要不要我们让……!”

陈应接着说道“还不到时候,万一适得其反,那我们才是得不偿失!”

周皇后说道“唉!反正之前晔儿和言儿同气连枝,就让他去做监军吧!”

陈应奈的说道“让他去战场,你放心吗?”

周皇后摇摇头奈的说道“我姐姐一家都可以为了南魏付出一切,我身为国母,又怎能退缩。”

陈应没有说话,站起身,向外面走去!

深夜,陈应还是召见了玉晔,陈应背对着玉晔说着“这里有一封高家的信,你帮忙,给小言吧!!”

玉晔一叩首,回答道“是陛下!”

太子玉晔亲自去青轩请张言出山,张言摇摇头,似乎并没有把太子玉晔放到眼里,其母也在旁劝说,张言闭上眼睛,直到玉晔拿出那一封信,张言便跟着玉晔回到新都城下,等着第二天的面见陈应

等到第二天的时候,也是陈应唯一一天没有上朝的日子……

门外张言在静静地等待,虽然两人互相看不见,但是陈应的心里还是心存芥蒂,待到两人相见,张言一袭白衣,遇到陈应也不跪,陈应见状屏退左右!

陈应不解的问道“这几年不见,你变了!”

陈应说完,张言只是盯着陈应没有说话,陈应见状又说道“没想到,你会来来帮我!”

张言直到这才说道“我也没有想到你会有今天!”

陈应走下台阶郑重其事的说道“我现在答应你,待到你帮助南魏一统天下的时候,我可以还给你一切!”

张言听完后笑了几声“不需要了,你不觉得整个天下都在笑话你吗?”

陈应很是认真的说道“你想知道什么,我都可以告诉你!”

张言解释道“我这几年猜也猜到了,其实直到后来我才明白过来,这一切只不过是你们的计划而已,其实你们一直想找一个人能于林兴抗衡,于是你们便商量好了,让我跟林兴一样,于是你们开始利用我师傅,‘心软’‘不愿战争’的心理,让我背负罪臣之子,流落江湖的名声,直到在南魏北境,我战退魏成,直到我的心慢慢变硬了,直到我父亲走了,你们才满意了,这笔账我会跟你们算的!”

陈应点点头,说着“那你好好的给我回来!”

等到张言转身离开,陈应才松了一口气,回到皇位上坐了下来,想了想说道“来人!”

内侍长王恒推门进来,叩首说道“陛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