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人类的保护自己的本能很难克服,但是靠无情的鞭打总算让士兵形成了条件反射,等到这一关度过以后,一切就越来越顺利了。赵云和杨延昭分别传授了很多诀窍,让士兵刺出的枪越来越有力,越来越准确。
凡是在训练中有士兵被摆动的麻袋集中,负责他安全的人就要被惩罚,随着时间的推移,士兵们越来越信任他们的同伴,服从命令的条件反射也越来越得到固化。
“——转。”
在契丹士兵向宋军挥起刀光的一瞬间,宋军士兵再次无视面前的敌人,全体整齐地旋转了九十度。
“杀。”
和上一次刺杀同样的流畅自如,契丹士兵目瞪口呆地看着刚刚还面对自己的敌人,调头把长枪从侧后刺入毫无防备的同伴体内,接着自己的左腰也传来剧痛……
碎骨入肉的沉闷音和惨叫声再次连续地响成一片!
宋军士兵再次收枪而立,恢复了攻击的姿态,遍地横流的血液把土变成了红色的泥浆,一时未死的契丹武士在这泥泞中翻滚挣扎着咽下最后一口气。
辽军阵后指挥的号角声在这一瞬间嘎然而止,就好像有双看不见的剪刀把它生生剪断一样。契丹士兵摇摇摆摆地向后退着,就算是多年的老战士,也从未面对过这种屠杀。
沿右斜线攻击无盾侧,就是有些地方所谓的重步兵右翼恐惧症,不过在凭借个人武勇的封建时代,这个战术动作是靠侧翼迂回来完成的,士兵还是本能地要攻击最靠近自己、对自己威胁最大的敌人。
在十八世纪近代军队的雏形出现以后,长兵靠正面右刺战术可以轻松击溃短兵冲锋——单方面的屠杀而已,盾牌短兵就此退出历史舞台……火铳也防不住,长矛也防不住,那还要它干什么?还不如双手剑或者手铳呢。
这是团队精神给近代军队带来的能力,依靠它可以产生各种灵活的战术并高效率地控制军队。比如当发现敌军注意力向右翼极大倾斜,部分辽兵有勇气尝试横着走这个危险动作——企图对抗抗右刺战术时,白马义从一线指挥官可以得心应手地利用这种弱点从背后攻击,而不拘泥于正面右刺手段。
配合、衙门、纪律,把全军看成一个整体而不是指靠单兵战力,杨延昭心中的激动难以言表——近代军队,这人类历史上杀人如麻的战争机器,终于也追随赵玄跨越了时空来到了这个时代……不要以为近代军队拿着冷兵器,你们封建军队就能有什么机会了。
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