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宝树王并不知道在雁门关已经发生了血战,也因为路途遥远,车马很慢,辽军方面并没有及时收到智慧宝树王的书信,第二波强攻雁门关已经开始了。
还是十万辽军,因为第一波辽军全军覆没,即便是后来主动投降的俘虏也尽数被赵玄赐死,对于雁门关之内到底有多少守将士兵,辽军还是不清楚,只能认为,人数绝对不亚于十万。
赵玄坐拥五十万大军,更有穆桂英带来的3000精锐,经历一战,虽然有些伤亡,但是穆桂英麾下能战的尚有2000多士兵,对于这次再来侵犯的十万辽军,只是视作蝼蚁耳。
赵玄面对辽军的不断叫阵,出奇的高挂免战牌,时间久了,辽军前线吃紧,只能不断地招兵运良,不断地网前线运送粮草物资。
辽国全部的资源全部倾注在了这场战争上面,他们是绝对输不起的。
可是雁门关那边是没有传来任何的消息,一天两天,赵玄的那边的回应就是敌不动,我不动,以逸待劳,枕戈待旦。总结了一个字——拖。
并非赵玄认为正面战斗打不过辽军,而是辽军这次分批而来,赵玄倒是想看看,辽军总共还有多少兵马,如果能够集齐了,一句剿灭,岂不快哉。
第一波士兵之所以来势汹汹,上来就呈现出攻城之势,那是因为他们错误的判断了局势,古代攻城,至少要三倍兵力于守城数量,方才有获胜的可能,但是萧咄李获得情报是雁门关守将不过几千,加上一路打来,势如破竹,顺分顺水,便也没有多做考量,盲目自信,便直接攻城。
虽然赵玄下令闭门不出,可是辽军哪里来的这么多的耐性,攻宋之战,并非宋辽两国的战士,而是辽国,西夏,大理和江南一起瓜分大宋的计划,他们之所以这么着急的想要攻下大宋,还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其他几个地区的战况如何,万一他们晚一点攻入大宋,说不定就分不到多少疆土了。
除了他们攻城的将士着急,后方更是催的紧,兵贵神速,哪里有这么消耗时间的。
有僵持了几天,就在辽军士兵按捺不住的时候,一封军令和粮草同时送来,军令的内容虽然让他们有些不理解,但是他们也明白什么事军令如山,先锋攻击队马上变成了佯装攻击队,开始拟定了佯攻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