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开拔,赵玄的军队并没有直接奔扑战火最为激烈的燕云之地,而是直直杀向了雁门关。
耶律宗真的套路赵玄十分的清楚,虽然燕云十六州刚刚被他收复,辽人心中定然愤愤不平,想要攻打收回是在情理之中,但是辽人不是傻子,燕云都护府的存在是他们不可逾越的一道鸿沟。
也许杨延昭吓不住他们,但是那个横空杀出的白马银甲将军让他们依旧瑟瑟发抖,况且时间良久,赵云训练的白马义从恐怕也已经有了成效,辽军到来,恐怕是赵云求之不得的存在。
“天下九塞,雁门为首。”雁门关名字的又来,据说就是因为此关良策双峰夹持,高耸入云,鸿雁南飞之时,也必须从双峰只见通过而得名。
雁门关是辽军想要攻入大宋的战略要地,是整个北方的咽喉,早在几十年前,杨延昭的父亲杨业杨老令公就曾带着自己手下区区3000步兵在雁门关力拒辽军十万铁骑。
雁门关之战后,杨业杨老令公一战成名,威震塞北,“杨无敌”成为了令辽军闻风丧胆的称号,甚至出现了这样可笑的局面:雁门关大捷之后,杨业威名远播,辽兵只要一看到“杨”字旗号,就吓得抱头鼠窜,不敢交锋。
但是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当杨业以少胜多,去的雁门关大捷之后,消息传回国内,却没有为他带来什么荣耀,相反的是,北宋其他部分的边关守将及朝中大臣们对他的成功充满了妒忌。纷纷上述弹劾,甚至公然明目张胆的捏造“证据”诬陷杨业谋反。
这个所谓的证据居然就是“杨业为何能用三千败十万?就是因为他勾结了辽军,这只是一出双簧罢了。”
但是好在宋太宗还算理智,只不过将弹劾杨业的奏折封好,派人送给了杨业,除了是对杨家的信任,更多的是对杨业的一众旁敲侧击,自那以后,杨业被提拔为潘仁美的副手,成了抗击辽军的主要将领。
雁门关大战,是大辽永远抹不去的耻辱,十万铁骑竟然踏不平三千步兵,按道理,十万铁骑,一人一口唾沫,也应该能把雁门关淹掉。
所以赵玄认定,雁门关外才是这次真正的战场,燕云之外,不过都是装出来的声势,佯攻罢了。
果然不其然,在赵玄大军到达雁门关五天之后,探子斥候来报,黑压压辽军连夜向雁门关开拔而来,一路势如破竹,沿途的宋军不堪一击,尽数溃败。
清晨,辽军在关外请战,赵玄登高而望,黑压压的一片,好大的阵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