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晚凝心中惊喜,她也没想到竟进行的如此顺利,还以为要费一番口舌劝说呢,看来大家都希望战事赶快结束。毕竟,没有人会喜欢战争。
宴会进行的快散的也快,诸位夫人归家后便前后不一的唤人送来了银子,还有衣物,颜晚凝也捐了十万两银子,加上老夫人的十万两银子,颜晚凝让木总管一一把账记好,用在何处也都记下。
商讨好了对应之策,三日不到便用到了流民身上,颜晚凝让人到城南去搭上几间木屋子把流民安置其中,并从远处大批收购了棉衣被褥分发给流民,让人找了处宽敞之处架起大锅大火熬粥,蒸起白白胖胖的大馒头,让流民们一天可有两顿饭食之饱。
当然,饭也不是白吃的,壮年的男子需得帮忙搬木头,搭木屋,妇女则煮粥,揉面,都有专人监管着。
颜晚凝让人到医馆去找来大夫到流民安置地,挨个给他们看诊,开药,所有费用皆用捐款费出。
几日的奔波终是让流民得到了安置,为免有人故意闹事,颜晚凝直接下令,凡是故闹事者通通押入牢里,颜晚凝的贤名自此传开。
这天,流民们如往常般吃饱了后该干活的干活,忽的看见几个人高马大的壮汉搬着一大块石碑来,众人好奇的围观过去,见碑上刻了密密麻麻的字,不解的与旁人窃窃私语。
“这石上写的什么,有没有认字的,跟大伙们说说啊。”
“小石,你不是认字吗?你看看这上面写的什么?
围观的人中有认字的,便一句一顿的把上面的字念出,众人瞬间静下来听。
“捐献银钱衣物救济流民名目。”认字的人念出来后跟大伙们解释道,“乡亲们,这上面是为我们出钱出物的好心人们的名字啊。”
“什么?竟然有这么多人为救济我们这些人出钱财。”
有人数了数上面的名,惊讶道,“共有一百多个人啊!”
“你们看,上面写着孙家夫人及孙大小姐捐献三万两银子,顾将军府少夫人捐献五万两银子,还有王家夫人出了三万两及林家出了两万两银子……”
“乡亲们,她们都是救我们于水火的大善人呢。”
众流民们听他一句句念着上面的字,心中感恩又感激,还有人流下了泪,随后不知谁跪了下去,其他人也跪了下去,对着石碑磕了三个响头,喊声响彻天际,“多谢大善人们大救之恩,我们定铭记于心,时刻感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