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晶连忙说道:“于管事,我弟弟毕竟是来念书的,跟同窗年龄差些也妨。读书最重要,蒙学也行,还能从头开始学,只是......我们什么时候能来?”
年龄差不是问题,只要木头有书可以念,和一群小娃娃坐在一起又有什么关系呢。
于管事说道:“随时都可以,不过我要先与你说清楚。
咱们书院每年的束脩是三两银子,书院有统一的学子装,一人至少得买两套,以便替换,一套是三百文。书院不包住宿,住在村里的孩子得每日往返,不过,可以在书院用午饭,一个月一百文。你们能接受么?”
何小晶在心里盘算
束脩、学子装、笔墨纸砚......
大大小小的花费下来,一年也得要五两银子。
怪不得秋风书院学生不多,想必一些镇上的孩子都未必读得起
村里娃就更没钱念了,都是去自己村子里的小学堂。
东方村还穷得连个学堂都没有。
何小晶也考虑过邻村的学堂,但想到师资力量,还是镇上好些。
她早都打听过了,秋风书院的夫子中过举,是举人老爷。
何小晶当下就决定了,入学。
她雷厉风行地交了束脩,还替木头领了两套学子装。
于管事说,木头明日就可以来书院,带上户籍文书,登记过后,就可以读书了。
何小晶兴冲冲地跑出秋风书院的大门。
等她走近才发现,牛车上的何庄跟木头都是一幅愁苦面容。
“这是怎的了?木头能念书了,你们咋不乐呵呢?”何小晶不解地问。
何庄严肃地抬起脸,同女儿说了原因。
她认真听着,原本嘴角的笑容渐渐消失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