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生才见到这种情况,也不再追着问少平,高兴的说道:“少平,喝,咱们继续喝,今天晚上我得好好招待你。明天早上到我办公室里见,不见不散啊。”
饭后,侯生才一家人将孙少平送了出去。侯生才有点说不上来的感觉,这少平第一个回救了他闺女的命。现在又需要想办法救他侯生才的命,这可是救了他全家的命啊!如果这次的事办成了,侯生才都不知道如何感谢少平了!
这少平到底有什么办法呢?
第二天早上,少平让金波给他请了一天假,然后骑着金波的自行车到街上的早餐店吃了几个肉包子,喝了一碗稀饭。现在的少平真的对那黑黑的高粱面馍是瞅都不瞅一眼了。约摸着快八点的时候,他来到了第一门市部,侯生才早早的就站在大门外等少平的到来。看见少平来了后,立刻热情的挽着少平的手,来到他门市部后边的办公室里面,马上倒了一杯热茶水放在少平面前。急切的说:“少平啊,你可算来了,你叔等的心都急了,你说下边儿怎么办?你安排叔听你的。”“叔!别急,咱们先到仓库看看,让我了解一下到底有哪些积压货品。然后回来咱们再商量。”
两人一块到了第一门市部的仓库。好大一间仓库,里边堆积着锅碗瓢盆,洗衣粉、香皂等等等生活用品。这些物品看起来也有段儿时间了。侯生才在少平身边介绍着说:这些都是历年来百货公司积压下来的剩余物品,按进价的半价处理,资金占有量大概有三万三左右呢,也是他一时迷了眼。哎!把这些破烂儿全部拉回来了。这东西赔本儿照卖都卖不出去啊。少平也不说话,认真看完了这些物品后,又了解到侯主任提供的价格后,心里有了数。便又回到了侯主任的办公室,坐下来喝了一口茶,沉思了一会儿,平静的对着侯生才说:“叔,现在你可以给县酒厂和饲料厂的厂长打电话,问他们需不需要高粱,你就说有大量的高粱供给他们,看他们要不要,然后咱们再看情况再说。”侯生才被少平交代的事儿,听的摸不着头脑:这推销堆积物品和酒厂、饲料厂要高粱有什么瓜葛?但是他也不好误了少平的意思,急忙抓起电话打了起来。
“喂!县酒厂的老高吗?我是侯生才啊。你们酒厂现在需不需要高粱啊?什么——你们需要!急切需要啊,需要多少......5万斤?嗯多少钱一斤,现款现货,我有什么多少啊?......到你们厂当面联系并签订销售合同,好好好,你等一会儿我过去。”
“喂!县饲料厂的老陈吗?我是百货公司的侯生才啊,不知道咱饲料厂要不要高粱啊?......要——大量要!......要多少啊——5万斤啊,没问题啊,行我过一会儿去厂里边儿和你们当面儿说。”
咔嚓!侯生才放下电话,用疑惑的眼光盯着少平问道:“咦,少平,你咋知道这俩厂需要大量的高粱啊?”少平神秘的一笑,说道:“叔,这有什么惊奇呢?现在是计划经济,老百姓都吃不饱。哪有多余的高粱卖给酒厂和饲料厂?没有高粱,这县酒厂怎么造酒啊?饲料厂怎么生产饲料啊?这事你放心。只要你按照我说的做,我就可以搞来大量的高粱。现在就差你给我开的介绍信了。你给我多开几张,别填名字和具体事项,就说聘请我为门市部的业务员,和你一起去洽谈有关生意,有关事项。”
侯生才接着说:“没事儿,我都已经准备好了。现在下来该怎么办?”说着拿出一沓已经盖好公章的空白介绍信递给少平;少平会心的一笑,二人起身出发,由近到远,第一站县酒厂。两人一块骑车来到了县酒厂高厂长的办公室,高厂长热情的接待二人,相互问候坐了下来。眼睛看向了二人,然后,侯主任指着少平介绍:“老高,这是我们门市部聘请的业务员。别看年轻,这娃年轻,他叫孙少平,他可以给你们酒厂搞来大量的高粱,你放心,有我老侯在,这事儿绝对没问题,你可以放心的签销售合同,就以我们第一门市部的名义签,完不成合同,我们第一门市部承担所有损失。”高厂长有点儿怀疑的看着孙少平,但是侯主任已经打保票了,再加上现在厂里的高粱库存确实没有多少了,再不抓紧采购的话——酒厂就要停产了。随即喊来供应科的人员拿来合同,签了5万斤的供货合同:每斤两毛五。这是很正常的收购价。签完合同后,少平收好合同。微微欠身,对着高厂长说道:“高厂长,我叫你高叔吧,还有一个事儿,需要麻烦叔叔,你也知道咱厂需要的高粱这么多——我得下去到各个公社收购,如以门市部收,那就会有投机倒把,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倾向啊!这事儿挺麻烦的,我想着是不是叔以酒厂的名义给我开个介绍信?这样,我拿着酒厂的介绍信到各公社去收就减少了好多麻烦!你放心!你给多少价钱,我就按多少价钱收,绝对不会少一分钱。这样给公社也有个交代,这也是为人民服务嘛!叔,你说是不是啊?”就这样,他和侯主任一道又来了县饲料厂,和县饲料厂的陈厂长也签订了销售合同。
吃过午饭后,他和侯生才侯主任一起回到了门市部办公室。这时候,他神秘的看着侯主任说:“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古有三国诸葛亮借东风,火烧连营,大败曹操八十万大军!
侯生才越听越迷糊!少平这娃又借的是什么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