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腹心;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雠!”
“朝廷既然将我等三十万人视如草芥般抛弃,那苍北遗民也就不再是大旭的臣民。”立马就有一个年轻士子站出来对官绅们呼喊道。
他家为大旭开边立下大功,祖辈扎根于此,因此对朝廷的所作所为,第一个感受就是背叛。
很快,接二连三便有士绅表态,其中有郡吏,有郡城所剩不多的大族代表。
“将军,我苍北三十万人皆赖将军之恩,才得以死里逃生,还请您以后切莫再提朝廷!”
“将军,我等皆愿效忠于您……”
周柏扫视过每一个人的,仿佛能洞穿他们的内心。
在官绅们的眼中,这位伏魔将军身上就像是真正的明主,让人忍不住顶礼膜拜。
嘭,嘭……
接二连三的跪地声响起,旁边一侧的道官们见状,也纷纷躬身。
最后整个大殿,只有崔哲保持站立。
“孤臣?大旭的孤臣?你作为同进士出身,选择留守,恐怕不只是效忠朝廷吧。”
周柏没有为难崔哲,只是站在他身前,指着敞开的大门外面问道。
崔哲无声侧头看去,那里满是朝着城隍,朝着周柏,朝着他们感谢的虔诚百姓。
他红了眼眶,但依然选择默不作声。
周柏笑了笑:“无论你选择效忠谁,这组织满城百姓迁移的任务,还是得你来。”
“诸位听好,愿意加入将军府的,到达平苍后再统一授予官职。”
“而你们首要任务,就是三天之内,协助崔县令做好三十万百姓的动员,三天后,伏魔军会前来护送你们迁移。”
也许是周柏神人共主的状态发挥作用,又或是崔哲真心为民,他没有拒绝这个任务。
其他官绅或有不解,仍是拱手领命,特别是大族豪绅表示愿意出人出力,倾尽家产都行。
不迁不行啊,周柏把城外带来的泥土展示在他们面前,幽森漆黑,被阴气完全浸染,一年两年可能都无法种植粮食。
天上阴云难散,地上草木不生,留在苍北郡只能等死。
而对于官绅们来说,这不仅是为了全城人的安全,也是新东家对他们的考验,迁徙移民最考验办实事的能力。
“另外,城隍神的功绩不可磨灭,为了护住尔等,祂可是接近陨落……”
周柏把他们叫来最大的目的,就是公开为晁曲站台,争取多赢得一些香火信仰,维持神域不崩。
望着庙中散发出腐朽气息的梁柱门窗,众人默默开始轮流上香,接着又命令军卒维持周边秩序,保持城隍庙日夜受香火供奉。
三天后,在苍北郡城通向苍南的必经之路旁,周柏亲自立下两块碑。
一碑上书,剑修杨明护道之地;一碑上书,归乡。
三十万苍北百姓不能忘记让他们活下来,如杨明一般的护道人,不能忘记,终有一天,他们或者他们的子孙后代还要回来。
通往苍南的路途很漫长,足有数百里,要是组织不好,这就是一场堪称灾难的旅途。
三天,给的是郡城百姓的动员时间,同样也是给将军府的准备时间。
不过好在将军府中枢,在知道周柏准备救援苍北郡后,就提前做好了预案,一山之隔,或多或少知晓苍北的情况。
将军府官吏按照三个县的资源和力量,分配迁移百姓的安置人数,二十万人安置在平苍,阳原和垣民各自安置五万人。
其实按照常理,肯定安置给两个下县更多人才合适,但因为只有平苍县的根基够扎实,庄园粮食储存足够,这才只能暂时安置在平苍。
周柏此时完全可以说句大话,光是红泥乡的发展程度,安置十万就不成问题。
接收地区准备好,然后就是沿途安排,如沿途设置休息点,供体力不支的妇孺老弱休息,其中存放粮食饮水等等。
还有就是动员伏魔军、守备军、地方民兵超过五千人,加上郡城本来就有的近万军卒,一路沿途护送。
他们主要是清理路障、积雪,帮助转移辎重,负责防备零散的游魂阴鬼。
苍北郡的鬼潮虽然被周柏赶回冥土,但仍然存在很多未结群的野鬼,这些野鬼也喜欢吞噬活人的血肉生气。
零散几只,一小队军卒就能凭借阳刚煞气逼退,甚至如真有勇士,持屠刀灭鬼也不是做不到。
道士团主要巡察消灭,单个凶鬼或者超过十位数的结群鬼物。
苍北郡十八位修士,一共有十六位选择加入将军府,其中二境四位,一境十二位。
加上将军府原有的十七位道官,伏魔道士团共有二境五位,一境二十八位,周柏自己的三境修为尚未被外界知晓。
除开必要留守的,包括于月筠周柏在内的二十位修士,一直保持沿线巡察,灵石和恢复法力的灵丹都是充足供应。
而这又不得不让周柏看到了枯春散人的功劳,决定助他突破二境,毕竟修为高了,才好炼制更好的丹药。
枯春散人在获得几本周柏手抄的丹方、经验后,就一手打造苍山上的第一座炼丹房,并且一头扎进里面疯狂炼丹。
作为一个散修,他哪里体会过,有一个势力全力培养他的感受,“珍惜”灵药任你挥霍,只要有出产。
大迁徙,一共持续了近一个月,很多人的新年都是在路上渡过。
但无论如何,这场由将军府组织的三十万人移民,算是圆满结束。
这是一个体制执政能力的综合体现,附近郡县乃至州衙都为之震撼,将军府治下臣民的归属感极大提升,郡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向往周柏统一全郡。
三十万张嘴涌入郡南三县,是消耗了大量资源不错,可从长远来看,气运反而大大增涨。
最明显的就是,气运龙象的身躯再度膨胀,足有五丈长的赤黄龙鲤,对困守北安郡城的九尺大蛇形成碾压。
只待消化两个月的人口红利,周柏将顺理成章拿下北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