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梁的时候,说过生产力,生产力在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上古的时候,是奴隶制,可奴隶制为什么发展到诸侯制?”
“因为天下乱了!”姬煌桐开口。
“天下是乱了,但你没去想为什么乱,因为生产力发展了,出现了一些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比如犁、牛耕,土地能养活的人多了,那些地主拥有的土地越多,养活的人口越多,获得兵源和基税就越多,而物质基础又决定了上层建筑,所以适才了出现了诸侯制、君王集权制!”
“我再问伱,为什么天下分分合合,战乱不断?”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姬煌桐开口。
“屁!”苏岩骂了一句。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因为生产力发展了,物质基础提高了,但上层建筑却没有变化,所以就导致了矛盾的出现。”
“比如呢?”轩辕清照问。
“比如生产力发展,人口增加,但上层建筑却没有相对应的变化,那么这些多余的人口就超出了社会发展水平,接下来的就是人口膨胀,资源不足,如果加上天灾,人们无法存活,这才有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的话语,所以战事自然而然的爆发了,当大规模战事蔓延之后,生灵涂炭,人口骤降,而兴建起来的王朝又开始一个前任般的循环,在百废俱兴的基础上,变法改制,推动社会发展,这就是每一个王朝总会盛而衰的原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北燕是小国,姬煌桐感悟还不算是很深刻,轩辕清照、段西浦立刻就将自己带入了进去,大魏、南吴最初的时候,不就是这样,繁荣鼎盛,欣欣向荣,可后来,一个王侯割据,拥兵自重。一个机构臃肿,看似歌舞升平,实则地方糜烂不堪,如今大魏一锅乱粥,南吴也就是没有战争波及,加上地广无垠,年年风调雨顺,勉强维持了稳定。
苏岩一边喝茶,一边说道:“所以我要改制,从税法,田赋下手,工农商并重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
轩辕清照感觉抓住了什么主线,但又不是很清晰。
“父皇及其先皇也曾大力改制,可我大魏还是矛盾频发!”
苏岩看了看轩辕清照,轻声的说道:“因为这种改制不是自内而外的!”
“为什么?”
“因为体制没有变,君王还是集权,还是这个国家最大的世家家主。体制不变,所以王朝的发展中,适才有了削藩、收王权等等,就像姬煌桐这样,满脑子还会出现灭人欲的观点。通过集权,以为将自己一次次变成更大的世家家主,人没欲望就天下天平了。因为这样的思想,科举也可能就僵化了,要是出现一个暴君,或许还有焚书坑儒这样的事情,因为他们的观点里面,欲望源自学识,那就从科举和典籍下手!控制人的思想。”
轩辕清照轻微地吸口气:“所以你推行了内阁制,从赋税、田地、文化等层面,自上而下的变法!”
苏岩点头,“这只是尝试,内阁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变法也要适时调整!”
段西浦和姬煌桐、轩辕清照都沉思了起来。
苏岩便也不说话了,目光深邃的看着平静无波的镜湖。
…………
晚间时分,伍大魁、何九姑、伍十万等人从眉县赶了过来,没有什么意外,数百人趁乱逃脱,裘千里才建立不不久的霸刀盟被百刀盟端掉了。
斗转星移,数日时间一晃而过,墨阳郡那边传来秋泰来夺取墨阳铁矿的消息,这个时候,广陵城已经彻底的安稳了下来。
利用大雕传信,大梁那边已有官员赶赴向嵩阳走马上任,昔日广陵学院的院长柳白鹭也在队伍大当中,柳白鹭德高望重,到嵩阳这边,着手重建广陵书院。
浩浩荡荡的队伍中,还有秋相如、赫连长青、秋太公、段清屏等人。
秋家、赫连家已经是梁国数一数二的世家,但广陵终归是故里,苏岩也由着太公他们过来走动走动。
必毕竟世世代代都在嵩阳,百姓眼中也很有威望,这都利于嵩阳郡民生的安稳。
王家家主王石镜及其掌柜陈君禹、王照熙这些人就没有什么好客气的。
连同视苏家、王家马首是瞻的广陵城内几个世家家主及其抓获的赃官,直接斩首。
刑场上人头滚滚,广陵的民心彻底到了大梁这边。
…………
西京城。
嵩阳被苏岩夺取的消息在都城传来,晋国的世家群体中就有惶恐滋生。城内的百姓无动于衷,毕竟时断时续的战事已经打了两年,百姓也不知道什么是大局,但那些个世家家主却知道嵩阳被梁国夺取,就不是昔日晋国丢了琅琊局、阜南军那么简单。
嵩阳丢失,意味着晋国被南吴和梁国彻底的包围了起来。这很恐怖的事情。
已是凛冬,午间时分,苏府。
马车靠停,打牌听闻到嵩阳那边消息的苏家主母梁氏慌慌张张的下马车,小碎步多快,哒哒哒的去找苏百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