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溥仪父子的举动,令群臣惊呼:不祥之兆!(1 / 2)

这一刻,在视频画面中。

光绪皇帝驾崩后,仅隔一天,慈禧太后也崩逝了。

接二连三的丧事,使得宫里到处挂着白色灯笼,显得庄重而肃穆。

国丧之际,紫禁城内禁止奏乐演戏,但是丝毫不影响溥仪的玩乐,他拘束待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到了十二月初二这一天,举行一场声势浩大的登极大典。

在太和殿,也就是紫禁城内,最显耀的位置,溥仪被父亲抱在龙位之上,准备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

隆冬时节,本来就冷,偌大的大殿里,更是寒气逼人。

溥仪一大清早就被唤醒,忙着穿盛装,佩戴朝珠,先是在中和殿,接受内大臣的拜礼。

又被抬到太和殿,一番折腾下来,溥仪早已失去了耐心,站在龙椅的软垫上,缩着小手,上下摆动着衣袖。

烦躁的心情,让他哭闹起来:“我不待这儿,我要回家!”

他的阿玛急得满头是汗,侧身跪在龙椅的右下方,冲着溥仪哄劝:“嘘!别哭!就快完了!”

一旁的管事太监,吓得直摆手,赶紧低声提醒:“摄政王,慎言!”

下一秒,溥仪从龙椅上翻滚下来,朝着殿外一路小跑,留下一连串的笑声。

这时,太监总管尖声大喊:“鸣鞭!”

只见大殿两侧的左右侍卫,高高扬起皮鞭,一齐用力抽打,鞭子猛抽地面的声音,在空旷的太和殿门前,发出清脆的响声!

“跪!”

文武百官齐刷刷地下跪,溥仪环顾四周,呆呆地看着。

他从未见到这么多的人,而且整齐划一,一起跪地行礼。

“一叩首!”

“再叩首!”

“三叩首!”

“兴!”

随着太监总管的一声声指令,百官们逐一照做,这样整套的动作,做了整整三轮,大大震撼到溥仪的内心。

然而,小孩子的心性,很快就被蟋蟀声所吸引,他循声跑去,在群臣中穿梭,终于找到声音的来源。

大臣陈宝琛从怀里掏出一只蟋蟀笼子,向溥仪讲解:

“它是我的好朋友,在我的怀里既安全,又暖和。”

说着,就掀开了盖子,让溥仪往里面瞧,那只蟋蟀,似乎不怕生人,探出翠绿色的脑袋,正在向外张望。

“您瞧,它给皇上叩头呢,现在,它属于皇上了!”

陈宝琛投其所好,把蟋蟀放回笼子里,再盖好盖子,递给了溥仪。

若干年后,溥仪仍对这只蟋蟀念念不忘,当然,这是后话了。

典礼结束后,王公大臣们纷纷责怪:

“皇上怎么能哭呢,大煞风景啊!”

“王爷怎么能那么说呢,多不吉利啊!”

在继位大典上,说“快完了!”似乎是不祥之兆。

然而,文武百官们的忧心与担忧,并非全道理,因为他们最忌惮的,就是大清王朝,已经出现了衰败的征兆。

……

与此同时。

大秦王朝。

咸阳宫,章台宫,兰池殿。

始皇嬴政正跪坐在案几前,放下手中的竹简,抬手对身旁的内侍吩咐:“赵高,传武成侯王翦[jiǎn],通武侯王贲[bēn]。”

“遵命,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