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人出身,还得罪马佳氏,吃了没有根基和性子急躁的亏。
不过也是常事,毕竟她并未接受过举一族之力精心培养的教育模式,对于宫斗宅斗技能心眼都是懵懵懂懂的,遇到任何事情都只能凭借性子和感知去应对,往后不知道还需要摔多少跟头才能学乖。
等熬过秋老虎,进入寒冬,皇上才舍得搬师回朝。
回宫第一件事便是拟定后宫位份,把名单递给太皇太后看:“老祖宗和皇额娘瞧朕拟定这些名单可有不妥之处?”
“朕想着后宫也该明确各级位份,所以朕给后宫女子位份划为几级,往后进位考量的便是族中之力极为家世,嫔妃生养能力,进宫资历。”
太后凑过去看一眼,立马挪开视线,笑着坐好,一副两耳不闻窗外事,见此,康熙也没管,已经习惯了太后不插手后宫事宜的态度,同时他也很满意太后识趣。
“皇上亲政多年,这后宫也是皇上的后宫,心性和手腕今非昔比,哀家还有什么放心不下的。”
孝庄慈祥笑着接过名单,看了一眼苏麻喇姑,后者立即端来一根烛火照明,眯起浑浊的眼眸,低头紧盯名单,见钮祜禄是继后,暗中满意点点头。
接着往下一看,见佟佳氏升为贵妃,眉眼微微一拧,眸中飞快闪过一丝不悦,但也没有多言,直到看见今年初入宫的博尔济吉特氏就只是一个贵人位份,而林琉璃一届汉人之身,竟然越过几个满蒙贵女成为一宫主位。
顿时勃然大怒,皇上这是一点都没有把蒙古一族放在眼中,犹如他皇阿玛一般时刻忌惮蒙古一族势力。
心中不屑冷哼一声,大清卸磨杀驴的技术一代比一代强,需要蒙古征兵出力的时候,满蒙一家亲,不需要蒙古的时候,便是宫中都留不得蒙古贵女。
一时之间,对大清的不满达到顶点。
孝庄把名单放下,眨眨眼敛去眸中阴鸷之色,换上慈祥温和笑容:“皇上处理得极为妥当,但是有两个哀家觉得有些异样。”
康熙明知故问:“按照老祖宗的想法,有哪两个人位份不对?老祖宗也知道,朕身为男子关心的都是国家大事,后宫女儿家的事情多少有点不擅长了,还请老祖宗指点一二。”
俩人开始飙戏。
孝庄指了指林琉璃和博尔济吉特氏俩人的名字,说话间,言语带上一丝不悦:“皇上你瞧,林氏不过一届汉人出身,且还是宫女爬床,怎能越过满蒙贵女执掌一宫主位?”
“还有博尔济吉特氏,她是科尔沁达尔汗亲王和塔之女,世祖悼妃的侄女,按理来说也是皇上表妹,皇上理重蒙古,怎能这般下蒙古脸面?”
“区区一个贵人位份就把博尔济吉特氏给打发了,皇上若是执意如此,哀家可不依啊!蒙古跟着始祖征战天下,劳苦功高,也是哀家的娘家,皇上要是一点面子都不给的话,哀家往后哪敢踏出慈宁宫半步?”
皇上这样打脸蒙古,她怕是要羞死愧对蒙古族人的期盼。
自己好不容易从蒙古挑选不管是容貌还是才情都是一等一的贵女,皇上不宠就算了哪怕皇上看在蒙古和自己的面子上,把博尔济吉特氏供着当个吉祥物也成,偏生要这般作贱。
眼看太皇太后想要抬举博尔济吉特氏,康熙眸色一沉,转动拇指上玉扳指的手顿住,笑意不达眼底随意道:“老祖宗说得有理,不过朕也是有自己的考量,请老祖宗听朕细细解释。”
“这林氏虽是汉人出身不错,可眼下崇尚满汉一家的风气,朕也能因此收服汉人臣子,加上林氏争气,一连生下两子,且都是能站得住脚跟健壮的阿哥,也算是一个女人劳苦功高了。”
“而博尔济吉特氏,虽是蒙古贵女,也是朕的表妹,可她进宫资历尚浅,加上没有妊娠之功,朕纵使有心厚赏,可六宫和前朝也不服啊!”
“不过朕也不是薄凉之人,博尔济吉特氏虽是贵人位份,可领的奉利确实是嫔位份额,除了入住正殿之外,一切待遇比肩嫔位有何不同?”
皇阿玛都让他防蒙古族人,加上近几年蒙古野心大涨,他怎能抬高蒙古贵女,拉涨蒙古气焰?
而林琉璃能坐上嫔位,确实是因她性子纯良,温柔小意,事事以他为主,伺候人的本事也是一等一的好,此等女人他就是要嘉奖她厚赏她,能生就是福。
这一解释,直接把孝庄噎得话都说不出来,气得干瞪眼,随即立马垂眸紧盯名单找茬,最终找出和博尔济吉特氏进宫时日相同的郭络罗氏·青黛。
像是抓住皇上错处一般,激动指着青黛的名字质问康熙:“那郭络罗·青黛也不过是今年进宫,家世背景抵于博尔济吉特氏,为何皇上抬举她为嫔?”
她已经被皇上在对待蒙古敷衍的态度气糊涂了,自己还活着的时候,皇上都是如此,等她殡天了,皇上是不是就要踏平蒙古?
见孝庄失态,太后急忙轻扯一下孝庄袖子,轻咳一声缓和气氛:“最近换季,皇阿娘没能适应过来,性子有些急躁了些。”
太后小心翼翼瞧了一眼康熙,见他眸中冷意深深,不悦之色凝重,这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从先皇开始,便忌惮蒙古势力,凡是蒙古嫔妃皆为祥瑞之物供着,皇上从未想着去临幸,给蒙古留下一丝血脉。
经这一扯,孝庄也意识到自己急躁了些,缓了缓心中怒色,声音放柔:“好不容易看见那么可人的后辈,待她上心了些,见不得她受委屈,所以才会失态,皇上别见怪。”
话音一落,康熙佯装诚惶诚恐的模样,嬉笑道:“老祖宗折煞孙儿了,咱们不过是祖孙交谈而已,何需这般严肃。”
见太皇太后失态,康熙也有些诧异,自他亲政以来,太皇太后都是从容不迫稳坐后宫给他出谋划策,亦或者是为他镇守后宫,鲜少有失态的时候。
康熙神色有些复杂,但也能理解太皇太后的想法,她想要用蒙古贵女作为纽扣,牢牢把蒙古和大清紧密联系到一起,延续如今的荣光。
可他身为大清皇帝,身上背负太多无可奈何,在面对蒙古和大清此等立场上,他们祖孙只能站在对立面,除此之外,他都可以酌情听取太皇太后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