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众藤原氏纷纷改姓为赵姓,而他的妻族纷纷改姓为王姓。
赵忠宋还特地赐了自己麾下的心腹重臣姓氏。而且还拜一位大宋孔圣人远房后裔为扶桑国国子监祭酒。
又将扶桑国礼部尚书,授予一位宋国饱学之士。
代表着从此刻开始,扶桑国尊儒学为国学,与那昔日的倭国文化传统作出了完全的切割。
并且,宣布在其治下的每一个郡县,都要设立汉学馆,聘请大宋的饱读诗书的才俊前往传授四书五经,诗书礼乐。
而且这些汉学馆只会召收那些改为中原姓氏者,使得那些扶桑国人,纷纷开始改姓。
又或者是没有姓氏者,也肯请县令,或者是郡守为他们家族赐姓。
也有一些没有门路者,就去请汉学馆的老师为他们赐姓。
这些汉学馆招收学生的规则很简单,愿意来学就可,并且,学院包学生食宿。
学院的优等生,将会由老师举荐,获得参与扶桑国科举入仕的机会。
再有就是,所有汉学馆的资金支持,全是来自于宋国的开封金属工坊提供。
包括聘请老师,都是由开封金属工坊旗下的那些企业出面负责。
而这些规定以及规章制度,都涵盖在了当初那赵忠宋与高璋所签定的那二十一条之中。
随着那扶桑国的改革深入,相信扶桑国内的改革派与那保守派之间的矛盾肯定会越来越尖锐。
但是,赵忠宋只能硬起头皮,坚持下去,因为他很清楚,大宋之所以支持自己,不是因为自己又多忠诚。
而是因为那位高宣抚站在自己的身后,但令赵忠宋倍感欣慰的是。
好在扶桑国中,绝大多数的中坚力量,都是自己曾经的家臣与武士,还有不少自己这么多年做生意时,招揽的才俊。
这些怀材不遇的才俊,本就对于倭国的那一套体制十分不满。
但即使如此,麾下还是有不少的人逃往倭国,对付这些人,李忠宋绝对不会手软,只要用铁血来震摄所有敢怀有异心者。
随着那白河法皇的再一次迁都,越发地让那些倭国有志之士,意识到了倭国王室统治的虚弱。
北地的豪族已然开始蠢蠢欲动起来,甚至还有人已经与那扶桑国暗通款曲,表示自己愿意接受扶桑国的官职,并且愿意接受改姓。
白河上皇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自己推翻了那骑在王权头顶上得瑟了一百多年的摄关家之后。
还没得意多久,就会出现这样的灭国之危,而平安京的被焚,还有那因为扶桑国大军又攻取了淡路岛。
令他不得不一次再一次屈辱地宣布迁都,几番折腾下来,让原本身体本就不强健的他,已然染上了重病。
而惠仁天皇,也在扶桑国兵马于须磨浦山登陆之后,不得不离开了那尚在重建的平安京,径直退往数百年前的旧都,位于那琵琶湖南的大津京而去。
白河法皇深知现如今扶桑国气势正盛,决定讲和,奈何那李忠宋直接怒诉白河法皇派去的使节。
并当着扶桑国文武的面,将那求和文书,直接焚毁。
要么,白河法皇自缚前来请降,要么,等着被扶桑国大军,踏平奈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