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旁紧张的看成绩的王文珊终于松了一口气:最强劲的第二组成绩出乎意料的差,看来她进决赛是没问题了。
第三组,第二次检录。
田薇薇站到第二道的道标后面,不停踱步,活动着双腿;小幅度甩动双臂,紧张,但也要放松。
半决赛不容马虎,她上午保留了体力,下午又睡了一觉,起来吃了三明治和果蔬沙拉,补充了热量,自我感觉很不错,精神很好。
跑道很短,只有100米,在跑道上奔跑的时候你实际上什么也来不及想,只管跑就是了。
作为一个运动员心理素质很重要,她个性中不太容易感到激动和紧张的那点特质能保证她在重要比赛中尽量忽略外界影响。在社交方面的缺陷特质反而成了能让她成为更好的运动员的优点特质,只能说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没有绝对的“缺陷”,就比如一个反社会人格的人可能会成为残忍无情的连环杀手,也可能成为侦探顾问,问题只在你怎么利用好你的性格。
她活动着四肢,心情冷静。
发令员开始吹哨,运动员们走上前,站到起跑器前面。
“onyourarks”
很快便喊了“set”
这次,第一个跑出去的居然不是田薇薇,而是第三道芬兰的萨蕊,她的起跑反应时为压枪跑的0119秒,第二个是旺达,0131秒,第三个才是田薇薇,0135秒。
前20米,第一梯队是旺达和法国的莉娜,萨蕊虽然有最快反应时的加成,但没到20米就掉队了,田薇薇大概在第六步便超过她;接着,波兰的依沃娜在第八步也超过了萨蕊。
第二梯队暂时是田薇薇、依沃娜、萨蕊,第一梯队是旺达、莉娜,其他人可以忽略。
途中跑开始后,竞争非常激烈。
萨蕊掉到了后面,旺达仍然第一,莉娜第二,田薇薇第三,依沃娜第四。
四个人咬的很紧,实力都差不多,最好成绩
区间都在11秒50到11秒70之间。莉娜是法国非洲裔,依沃娜是欧洲白人,田薇薇是亚洲黄种人。
亚洲人的体质优势是身体灵活,肌肉反应快,科学训练后步频都很快,以此来弥补身高导致的腿长不够也就是步长不足。占据了腿长和步频优势的田薇薇的速度相当惊人,国内大多数成年女短跑都还没有跑出过11秒55的成绩呢。
很快到了50米,旺达仍然第一,田薇薇与莉娜的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依沃娜仍然第四。
看台上的陶玉佳和陈玉都紧张得不得了:王文珊还在“待定”,田薇薇要是跑不到小组第二,中国队可能一个人都进不了决赛。虽然体总没有下任务硬指标,但孩子的心理其实都是喜欢“赢”的,毕竟赢的感觉很好,是人类共性,跟种族和文化无关。
跑道上的田薇薇倒没有那么紧张,她感觉好着呢
途中跑最快速度的区间大致是40米到60米之间,有人能维持到80米仍然与最高速度差距不大,理论上足够长的步长加上步频,你可以达到最理想的速度,男子100米的成绩最高点据说在9秒30左右,女子100米的最高点在10秒20左右,但实际上人类运动员的速度还远远不到这个“极限”。
顶级运动员缺乏的不是科学训练和饮食营养,而是体力与耐力不足,这是一种很难量化的指数。
放在100米短跑上来说,你在前面两个阶段起跑、途中跑燃烧了大量糖分,到了最后阶段冲刺,你身体内的热量不足够支持你继续燃烧,你的速度就会受到影响,会慢下来。所以径赛的冲刺阶段非常重要,不分短跑还是长跑。
而很多优秀运动员能在20岁刚出头甚至17、8岁就取得非常惊人的成绩,并且之后10年可能再也无法跑出来同样的成绩,差距不是在训练和饮食营养上,而是在身体消耗热量的方式上有了差距。
年轻的肌体燃烧热量的方式性价比最高,谁能更长时间保持最优的热量消耗方式,谁的运动生涯就能更长久一点,当然,最好还是别受太严重的损伤。
实际上短跑极少会发生跑完后运动员体力不支的现象,毕竟距离太短了,想要超量燃烧也没有足够的时间,马拉松倒是偶有发生运动员跑完后被担架
抬下运动场的事情。
此时,她感觉到身体内的能量在火速燃烧。
这股儿化学分子的激荡作用在她双腿上,让她能够以尽可能快的步频加快步伐,她不喜欢前面有别人,但你的身体能跑多快,不是脑子想跑得更快就能加速的。
她追上了一步,距离旺达的差距极小,很快,冲刺阶段。
第二道与第五道几乎同时冲线,电子显示器上很快显示出成绩:
第一名,第五道,旺达,风速01s,11秒60。
第二名,第二道,田薇薇,风速01s,11秒62。
第三名,第四道,莉娜,风速01s,11秒69。
作者有话要说:本来想把成绩放到下一章的,想想还是放在这章吧。
现在收藏是3500多,不知道要是写到100万字能不能破万感觉很难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