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1 / 2)

楚婳知晓霍时洲不能暴露身份,情急之下随意给他编了个来头。

边上宋依妮瞪大了眼,有些不敢相信她会这样睁眼说瞎话。这小郎君分明就是刘知府的贵客!那日宴会上亲眼所见,楚婳还亲自给他煮过梅,怎能将官家老爷说成草野之民?

“胡说”二字宋依妮还未出口,就听小郎君嗓音愉快,含着笑意道:“嗯,我在孟氏药铺干活。”

杨二娘点点头:“喔,原来如此。”

宋依妮:“……”

她到嘴的话咽了回去,神情惊异,眼神迷惑。

楚婳劝杨二娘放心,可杨二娘来回思索一番,想起孟萱出城问诊,药铺近些日子订购梅的人愈来愈多,婳姐儿和小郎君两人经验又不足,定是应付不来。

杨二娘握住楚婳的手,柔声道:“好孩子辛苦了,我和土豆一起帮你采梅。”

霍时洲闻言,笑意僵了僵。

楚婳也怔了怔,正想说话,隔壁桌杨土豆就已忍不住抱怨道:“娘!我还要和依妮去城里买缎子做新衣裳呢!”

杨二娘瞪她,像是在看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前个儿芒种,婳姐儿帮我们家稻田插秧,你回报过人家吗?”

杨土豆一拍桌子,气道:“明明是她自己非要来帮忙的!怪我啊!”

杨二娘皱眉道:“你一大早闹什么脾气?”

她们忽然就吵了起来,楚婳有些傻眼,软声劝道:“不、不用劳烦土豆和二娘了。”

霍时洲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

他夜里在屋顶睡了一觉,还觉得挺精神,现在耳边一阵聒噪,倒是来了点困意。

小时候的事,霍时洲除了楚婳,其他的大多都记不清了。

他模糊的印象里,杨家母女关系是有些僵。他儿时来铺子给阿婳买生煎包,似乎见过好几次这对母女吵架,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老样子。

眼下如果不是顾及阿婳的想法,霍时洲就直接带着小姑娘离开了。

况且他还有些事想确定——适才阿婳替他的那句急匆匆解释,语速奇快,不似以往……

他沉思之间,杨土豆和杨二娘已经吵得不可开交。

杨二娘拿起扫把,满眼失望。

杨土豆举起筷子,跺脚泄愤。

楚婳欲哭无泪,急得咬唇。

霍时洲心下一喜,这种情况她们肯定去不成西山了,他得赶紧带阿婳走。

谁知,沉默半晌的宋依妮忽然上前,劝道:“杨妹妹,我们去帮婳姐儿吧,”

杨土豆正咆哮着,闻言猛地收声。

她最喜欢听宋依妮叫她妹妹,别人都叫她土豆,连娘都如此。但没有人知道自己并不喜欢土豆这个称呼,土里土气的,一点也不好听。

只有宋依妮会亲切地称呼她‘杨妹妹’。

她想,也只有宋依妮待她与旁人不同。

杨土豆抿了抿嘴,垂下脑袋,小声道:“……好。”

杨二娘面色欣慰,朝宋依妮感激一笑。

楚婳松了口气,心想着西山景美,约莫也能缓和杨氏母女的关系,便道:“一起、去摘梅吧。”

霍时洲脸色瞬间黑了。

今个儿的姑苏,晴空万里,但风倒是格外得大。

几人等杨二娘锁了生煎铺子,一同下河坐乌篷船去西山。

湖面映着碧水天云,水波潋滟,放眼望去水光接天。

宋依妮穿着一身飘逸的齐胸襦裙,带着丫鬟立在船头。

大晴天的,她却撑着透光的伞,微抬起下巴挺起胸,眺望远方。

杨土豆见她这婀娜多姿的模样,愣了愣,道:“依妮,你站着干嘛?不累吗?”

宋依妮不回答她,假装看了会青山,又时不时余光瞥向乌篷内的青衣小郎君。

她一个姿势站久了,也不见小郎君转头看她。她咬了咬唇,侧身清了清嗓子,唱起姑苏民间小曲。

忽而一阵大风刮过,她顾着捏嗓子的音调,手上一个没抓稳伞,伞面被风吹得猛地往外凹陷。

宋依妮被这股外力带的脚步踉跄,她尖叫一声,身形不稳险些跌落河中,还好被及时杨二娘拉住。

“你这丫头真是。”杨二娘摇摇头,“船上风大,要唱歌坐下来也行。”

宋依妮因适才意外,嗓子转声的突然,此刻疼的不行,无法开口,便敷衍地点点头。

杨土豆慢悠悠地跟着她娘划桨,一不小心桨板撞上了水中的石头。

杨二娘见状,无奈道:“没头没脑的。”

乌篷内。

楚婳刚煮完茶,抬眸就对上了霍时洲深邃的狼眸。她咬了咬唇,小声问道:“你是不是、不高兴呀?”

本来说好的两人去西山采梅,现下变成了一群人。

霍时洲淡淡摇头,沉吟片刻,道:“阿婳的症状,许是可以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