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家中唯一的老大哥,在二哥郑如谦不太靠谱,三哥方恒不在家的情况下,许默几乎是用一己之力成为了弟弟妹妹的榜样。
他恪守礼节,勤奋唯勉,兢兢业业,准时守点。
只要是许默约定的时间,只有提早抵达,没有一次晚到。
昨天他还跟郑如谦说,从国子监回来要帮忙看一下这三天的账目,逐步分析天街口的客流量,以及接下来重点发展的糕点品类。
结果已经过了吃饭的点,许默还没有踪影。
长宴第一个站起来,拧着眉头道,“大哥可能出事了。”
其他人全都吓了一跳,郑如谦都不再苦恼糕点铺子的事情,结结巴巴道,“不……不会吧,大哥每天上下学,国子监距离这也就盏茶时间,能有什么事儿?”
最重要的,这里是丰京呀。
不是偏僻的斜阳县,也不是人手不足的安水郡。
丰京的衙役比斜阳县的流浪儿还多,几乎是三步一个哨口,五步一个关卡,随处可见骑着马的士卒,大门处更是有成排的长矛枪兵。
谁敢在这里抢国子监的学子,欺负堂堂解元呢?
郑如谦觉得不可能。
只有长宴凝重道,“怎么不可能,丰京多的是达官贵人,有他们在,什么事情不可能?”
郑如谦哑然。
旁边的姜笙和温知允全都紧张起来,异口同声道,“我们去找大哥。”
不管有什么危险,他们都要一起面对。
郑如谦和长宴同时起身,郑如谦仗着身高腿长第一个冲到院门口,拉开木门,隐约看到个人形。
他还在惊骇。
身后的姜笙就大叫一声冲了过去,“大哥。”
原来是许默啊,那没事了。
众人长松一口气,借着月色拉起许默,把他簇拥到房间。
也是这个时候,点起烛火,弟弟妹妹们才发现,他们素日里清风霁月,即使棉布袍子也能穿地干净出尘的大哥竟然满身狼狈。
脸上蹭了泥灰不说,衣裳也破破烂烂的,袖子更是被划烂成布条,露出里头洁白的棉絮。
“大哥。”姜笙都快哭了,手忙脚乱地扒许默衣裳。
怔忪的人才回过神,按住妹妹的手,轻声道,“我没事。”
“你的衣裳都破了,不知道身上有没有伤口。”郑如谦也扯着嗓门,一把掀开大哥的棉袄,露出白花花的肌肤。
谢天谢地,虽然有些红痕,但并没有血肉翻飞的场景。
弟弟妹妹全都松了口气。
许默的面颊却带上了几分嫣红,他恼羞着把衣裳盖回去,嗔道,“老二,妹妹已经大了!”
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虽然兄妹分吃一块糕点算不得什么,但掀衣裳露肌肤还是要避着点妹妹,毕竟男女有别,他们亲密归亲密,也要恪守底线。
一旁的姜笙懵懵懂懂地伸头看,还不知道什么意思。
许默又吐出一口气,揉了揉她的小丸子头,“我没事,只是朱思桓给了我一个消息,让我太过震惊。”
就在昨日,朱思桓与陶家姑娘换了庚帖,定了婚书。
在老祖宗的规矩里,他们就是未婚男女,可以互相邀请出门,也可以彼此作伴。
朱思桓与陶姑娘算得上青梅竹马,只不过陶姑娘大他两岁,一直把他当弟弟看待,直到两人定下来年一月的成婚日期,陶姑娘才正视这个小自己两岁的夫婿。
下午两人街头闲谈,朱思桓没忍住跟陶姑娘表达了这么多年的倾慕之情,并保证自己三年后一定会考上举人,绝不会让姑娘被娘家人瞧不上。
也就是这个时候,陶姑娘愕然询问,“朱家没有想办法帮你考上举人吗?”
“想办法?”朱思桓呆了。
什么想办法?
举人不是最公平公正的考试,根本做不得假,也玩不了虚的吗?
感谢陶姑娘沉默过后的赤诚相待,朱思桓才知道,举人试也有猜题一说。
猜中了题目,提前背下标准答案的人就能脱颖而出,过关斩将。
这本来也算正常,谁还没猜过试题。
但举人试不仅有问答卷,还有大篇大篇的论题长文。
这类文章通常没有标准答案,也不可能全都背下来,只能挑选两篇最有可能考的,在贡院里大肆挥毫。
有的人考了八九次才考上,可能是文采不够,也可能是赌题没有赌对,最后一次才瞎猫撞上死耗子,成功当上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