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主任在短暂中有一些明显的失神。
他自称码农,是搞计算机科学,搞人工智能的不假。
但不表示他就真对更高阶的数理知识一窍不通。
这样说吧,迄今为止,叶铭这个天才所带来的技术革命……包括芯片材料,量子计算,强人工智能……这些其实本质上都是对现有技术的升级,甚至包括反重力力场在内——这些技术,并不会对人类文明带来太颠覆性的变革。
西方没有艾塔,人家现在日子照过。没有反重力力场,人家飞船照样能够上天能够,能太空旅行——无非就是条件艰苦了点。
根本上,这些技术,都还是三维空间的、本宇宙之内的技术。
但超距通讯不一样。
实现跨维超距通讯,那是真正地意味着人类掌握了跨越维度的力量……
而一旦掌握这样的力量……就意味着,人类可以真正地、毫无顾忌走向星辰大海!
不要小看信息的交互。
从某种意义上,薛定谔的“生命以负熵为食”这句话,也适用在信息之上的——人类的存在,其本身便是不断释放信息的过程。如果某个人无法进入另外一个人的时间光锥,那么这个人的存在,便对另一个人来说毫无意义。
换言之便是,如假设在现在的通讯规则下,人类就算可以依靠“超级”可控核聚变引擎来对飞船进行加速,达到光速百分之几的速度,从而飞出太阳系。
但当飞船与地球的通讯时间随着距离的延伸而不断拉长时,其飞出太阳系,飞向星空这一行为,对地球本身而言……因为信息的严重滞后,其实已经没有了太大的意义。
而且,要孤独地远离地球,就算是最勇敢的勇士,恐怕也做不到。
——如果发射无人探测器,那倒是可以。
只是那能代表人类走向星际吗?
如果能,那人类现在就可以“算”星际文明了——因为旅行者一号已经飞出了柯伊伯带,而且注定要飞出太阳系。
但有了超距通讯,一切就不一样了。
因为不管是载人生态飞行器也好,还是无人探测器也好,都可以实时地将飞行器的所见纳入地球的时间光锥之中、将人类的意志体现在飞行器所及之处。
这才是星际文明的标志。
……
重重地呼吸了数下后,牛主任慢慢恢复了思考。
“这个技术,目前……公开的进展情况如何?”
“公开的进展,大概就是理论才刚刚奠基,大家还在考虑数学上的模型,但我向来要激进一点,崇尚先干了再说。”
牛主任便冲叶铭竖起了大拇指。
叶铭笑了一笑,正色道:“目前我建立的模型和实验是,通过两个维波加密终端互相干涉,从而完成超距通讯。但我觉得,应该是有一个系统能够实现点对多,无限干涉的。”
说着叶铭便简单地给牛主任介绍了一下原理。
“听不懂,但大受震撼。”牛主任缓缓呼了口气,笑了起来:“意思你是不打算公开是吧?”
“嗯,技术没有必要公开,也不打算大规模运用——现在我能想到的运用方式是,建立多个干涉的独立终端,然后这些终端组成拓扑结构并入一个处理系统,然后该系统与艾塔完成直连。”
“这样,艾塔就可以通过该拓扑系统来及时对那些终端建立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