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刘备心中可谓是百味杂陈,他有些后悔特意支开诸葛亮了,如果诸葛亮在这儿,他根本不可能像现在这样被动。
从利弊角度考虑,刘备很容易判断出,拒绝圣旨对自己更有利。
只不过,他一直以来都以忠君来标榜自己,拒绝圣旨会破坏自己苦心经营的忠君形象。
矛盾!
为难!
刘备拳头紧握,心中郁气积压,想发泄却找不到合适的途径。
一旁的张飞见自家大哥很为难,当即出列喝道:“孙贲,你故意支使我大哥去对付曹操,这是何居心?”
所谓主辱臣死,许褚见张飞对自己主公无礼,也出列喝道:“张飞,你一个小小都尉竟敢质问当朝大司马,我看你这是想造反?”
“放屁,老子怎么可能造反?”
“哼,我看不仅你想造反,你大哥刘备也是一样,居然敢抗旨不尊。”
“许褚,你再胡说八道,老子就把你的嘴巴……”
张飞还没说出‘撕烂’二字,就被刘备挥手制止,只见他深吸一口气后,朝着孙贲恭敬跪道:“微臣接旨!”
“好!好!好!”孙贲连道三声好,笑赞道:“玄德果真是忠义贤臣!”
“大司马谬赞,为陛下分忧,乃是臣子本分!”刘备嘴角未抽,徐徐起身。
议事结束后,刘备匆匆回到临时府邸,在将事情经过告诉诸葛亮后,面带忧色地问道:“军师,眼下这局面我军该如何应对?”
诸葛亮先是眉头一皱,但很快就舒展开来,他很清楚,事情成了定局,再抱怨已是无用。
稍作思考后,诸葛亮献策道:“主公,孙贲借皇命支使我军攻打曹操,为的是两虎相争,而他则坐收渔翁之利。”
“孙贲这算盘确实打得很好,但只要主公故意拖延出兵事宜,他也拿主公没办法。”
“眼下,主公最紧要的事情便是,派人接手并经营琅琊郡,只要将这份实力转化,主公在乱世便有了一份根基。”
诸葛亮的话刚说完,一旁的张飞便出声附和道:“大哥,军师说得对,这孙贲根本没安好心,大哥只管做你的琅琊郡太守,至于攻打曹操,我们慢慢拖延便是!”
只可惜,刘备有着其它的考虑了:“军师、三弟,你们虽然说得很有道理,但皇命不可违啊,我即为朝廷命官,岂能漠视皇命?”
“再者,孙贲这人阴险狡诈,必会监视我军的一举一动,如果我军久久不出兵,孙贲便会以我抗命不遵为由,将我污为反贼。”
“到时候,孙贲就能以征讨反贼之名,对我军出手,或者,借皇命反令曹操来攻打我军。”
“所以,这道圣旨,我是不得不接啊!”
诸葛亮听了后,先是点点头,随后又摇摇头:“主公,只要天子还在孙贲手中,那他就一直掌控大义名分。”
“主公秉承忠义本身没错,但如果一味顾忌大义名分,那就会陷入处处被动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