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要询问之时,有关阐教截教的相关信息,如同过电影般,快速在我脑海中浮现出来。
阐截两教,都属道门,皆传之于鸿均,阐教教主为玉清圣人元始天尊,截教教主系上清圣人通天教主,乃师出同门,美称曰“一体同人”。
“阐”字之意为阐发、阐明,意中含“立”。
(明嘉靖时,曾有一皇帝赐龙虎山上清宫道士邵元节“阐教辅国”的玉印的事件,封神演义的作者用阐之名,不知与此事件是否会有牵涉)而“截”字之意为截取、拦截,有“破”之意。阐教与截教之间的区别,既类似我国历史上的左右两派,也接近金庸小说里华山派的剑气二宗。
区别其一,阐截两教选拔弟子的标准不同。阐教教主元始天尊选拔弟子重视跟性,认为只有根红苗正、头脑灵活才能有出息,座下昆仑十二仙都是按高标准、严要求认真选拔,其选拔的思路是宁缺毋滥,贵精不贵多。弱智、白痴、旁门坐道基本谢绝入教。与之相反,截教通天教主选拔弟子的标准,则更接近圣人之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所谓圣人之道,便是天地万物,人与刍狗,一视同仁,不以多取少,也不以强取弱。但“一视同仁”的圣人之道内部还是可以有所区别的,所谓“一视同仁”,既可以“人与刍狗,皆视为人”,也可以“人与刍狗,皆作刍狗”,通天圣人的截教选拔弟子标准,无疑是前一种,世间万物,皆视之为人,彻底摒弃狭隘的人本位思想,旁门左道、披毛带角、湿生卵化之辈只要意诚,也尽皆收入门下。但收入门下后,就各凭跟性领悟神通,讲究“师傅领进门,修为靠个人”,属于标准的宽进严出。
区别其二,阐截两教门人擅长的神通也有差异。修仙不是件容易事,凡人修成仙体,斩却三尸,必须经历各种劫数。劫数主要分为两类,简单可以概括为“天灾人祸”四字。所谓“天灾”指“三灾”,从天而降,考验修仙人心性神通的雷、火、风三灾(对于三灾,西游记中有详细解说),属于外来压力;所谓“人祸”就是指神仙内部间互相争斗了,属于内部压力,但远比三灾更要可怕得多。仙人所修的神通,就是用于渡劫、抗天灾、避人祸、求永生的工具。(当然仙人也可以凭借宝物来度过劫数,将当成法宝主人的分身。等天劫来时,勇敢冲上去挡之)阐教神通重视本体,偏重内功,主修庆云、法相等术,大都守强于攻;截教神通重视器物,偏重外功,主修强力阵法,基本攻强于守。仙人比较高下,一比法宝强弱,二比道行高低(指仙人预知祸福,趋吉避险的能力),三较神通深浅,评价截教人物的神通,绝不可以将阵法与神通割裂。
截然不同的教义,加上“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普遍规律,阐截二教的先天矛盾,经过日积月累,到了商周大战之时,终于被一引而发,一千七百年的神仙杀劫,就此轰轰烈烈的展开。
东北的五大仙家胡黄灰白柳,起身就是属于阐教,就算是披毛带角,湿生卵化之辈,只要经过精心修行,也能够同人类一样,修行圆满之后,照样可以位列仙班。
青祠中的黄小虎同大青蛙,就是显著的例子。
不知道为何,听到灰满仓说起这阐截两教,还关联着鬼门,我后背立刻冒出一身冷汗来。
我好像陷入了一场身不由己的斗争中。
一开始,我还以我的出马修行之路,只是单纯应劫,现在看起来,不止如此,好像莫名关系着门派之间的争斗。
“到了!”
正当我跟在灰满仓的身后一路疾跑之时,突然灰满仓身形一顿,立马停下,那群打洞老鼠,眨眼消失的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