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实验室中改进微型机械自我复制效率的蓝诺,收到了一条紧急消息,是关于中东等沙漠地区,粮食大规模减产后可能出现的饥荒的预警。
作为曾经的狗大户,掌握了石油资源的他们,的确储备了大量的粮食,以应对各种极端情况,然而那些区域因为石油而聚集了太多的人口,建设出了太过繁华的城市,如今全世界都出现了粮食危机,这些沙漠国家储备的粮食也就变得捉襟见肘起来。
在接到通讯同时,蓝诺还接到了一份详细的表单,上面用曲线图描述了粮食储备和粮食缺口的变化曲线,在未来的一个月里,这些沙漠国家的粮食缺口将会越来越大,一个月后,基本就没可能凑齐足够国民食用的粮食了,那时候饿死人的饥荒就有可能出现。
情势已经迫在眉睫,而蓝诺现在研发中的技术明显还需要一段的时间。
“您能否临时研制出一种成本较低的粮食合成方法,我们可以接受一定的口味上的问题,就算很难吃,能够解决饥荒的问题也是好的。”加尔宁额头上能够看到清晰的汗水。
虽然这件事并不归行星防御理事会管,但看得出上层也给了他相当大的压力,毕竟蓝诺手头的项目已经成了拯救这些沙漠国家的最后一根稻草。
蓝诺摇了摇头道:“这恐怕很难,我有一些特殊的制造粮食的菌类和昆虫,他们可以短时间内大规模的繁殖,但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充足的有机物。
通常情况下,这几种菌类和昆虫都是配合煌竹草一起使用,那是一种生长极其快速的草本植物,可以以比起竹笋更快的速度生长,吸收太阳能转化为有机物。
但这种作物需要大量的水,这恰恰是我们现在极为缺乏的,而且他们的生长周期虽然快,但也至少需要一周才可以收割。加上开垦农田,物流运输的时间,一个月内未必能够完成。
不过,我这里有一个折中的方案,但会对自然造成极大的破坏。
经过基因改造的昆虫和菌类,对于自己消耗的有机物种类并没有太大的限制,也就是说,即便不是煌竹草,只要是动植物的残骸,都是可以被他们消化的,并且以相当高的效率转化为人类可以食用的有机物。
并不是全球都受到了这次旱灾的影响,热带的大量区域存在着大片的自然雨林,必要的时候可以对这些雨林进行砍伐,收集其中的各种植被,用来培养这些菌类和昆虫。
但这对于我们来说也不过是饮鸩止渴,破坏这些热带雨林只会进一步加速地球的荒漠化,明年的自然灾害恐怕会更加严重,我可以将虫种和菌种交给行星防御理事会,具体怎样执行,就看你们的了。
除此之外,如果是中东地区的国家的话,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纯能量合成有机物的方法,我对于有机物合成一直都是两条路线同时开发,一条路线是利用生物,对自然界的有机物进行转化,转化为人类可以食用的类型,这是传统路线。
另一条则是直接使用水和二氧化碳,利用催化剂和特殊的反应条件,消耗能源直接合成有机物。
事实上,这项技术在我之前早就有人研发过了,只是因为得不偿失,如此进行生产,成本比起自然界种植的粮食还要高出数十倍,消耗大量的能源才能合成少量的有机物,我现在尽可能的压低成本,需要的能源依旧相当庞大,成本大概相当于各大产粮地自行种植的四倍左右。
不过消耗的最多的还是能源,中东国家如果肯消耗足够多的石油储备,短时间内消耗大量能源进行有机物生产,也能一定程度的缓解他们的粮食危机。
不过和前一个解决方法一样,这会向大气之中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对于目前已经相当恶劣的自然环境,同样会造成巨大的破坏。
相关的技术资料和微米机器人的模板,我一会儿也可以提交给行星防御理事会,希望你们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蓝诺的话,让本来满头大汗的加尔宁松了口气,他现在觉得,蓝诺就像是人类最后的保险,遇到了什么重大的问题,只要找到他,至少都能做到兜底。
这两种技术方案都需要付出相当重大的代价,但解决眼前的燃眉之急似乎已经足够了,沙漠国家终究是少数,真正的大国的粮食储备,也至少足以应对过一年时间,有些国家作为仓鼠党,甚至储备了未来至少五年的粮食。
蓝诺在表单之上看了一下世界各国的粮食储备情况,眉头不由的皱了起来,原着之中并没有写饥荒持续了多长时间,蓝诺本以为可能就是一两年的问题,但从各国的粮食储备来看,这场严重的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恐怕远远超出了他的预计。
各国的粮食储备,特别是东方的某大国,足以应对至少三年的粮食彻底绝收,就算自然灾害再怎么严重,颗粒无收也不至于,因此能够支撑的时间远远要比三年更长。
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出现原着中那种千万人及的饥饿大进军,让人类像是蝗虫一样,所过之处寸草不生,这自然灾害起码要持续五年以上。
眼前的这恐怕只是开胃菜而
已,估计最近一两年内,世界各地的秩序还能维持相对稳定,毕竟原着之中可控核聚变可是顺利点火了,如果可控核聚变在大低谷发生之后才点火,那人类的环境绝对不会让点火那么顺利的进行。
章北海用陨石刺杀老航天的行为,也就基本不可能出现了。
蓝诺看了一下自己这边的实验进度,很多东西是没有办法提速的。特别是这种动植物培养,他的预演也没有用,他只能看到十五分钟的未来,而这些动植物的培养动辄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时间,那些微米机械也需要进行自我复制的长期测试,这些时间都是省不下来的,最短两年内也不可能出成果。
大低谷在原着之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而眼前的困难,比想象之中来的更快。
而且蓝诺怀疑自己的出现很可能引发了蝴蝶效应,让丁仪博士错失了某个灵感,原着之中记载了丁仪博士在可控核聚变的研发过程中,是否定了托卡马克装置的结构,另辟蹊径才完成了可控核聚变的全新理论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