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第 344 章(2 / 2)

其实众人不是没见过西洋裙装,而是没见过湘云这种身份的人穿它。

并且还穿到了宫里。

于是等到湘云进了宁寿宫后,宫里上得了牌

面的人便都来给太后请安了。

这西洋景,哪能错过呢。

←_←

这厢,太后看到湘云时,明显愣了一下,随即眼角抽搐的对扯着裙子给她行礼的湘云说了句免礼。

湘云半蹲身,双手抓着两侧的裙子,起身后,还原地转了一圈,然后微微抬了抬下巴,将扇子半挡在脸前,对着太后来了一声‘哦!呵呵呵~’的笑声。

太后:笑的很好,下次别笑了。

湘云这次回国还给众人带了不少礼物,进宫的时候就让人抬进来了。这会儿坐在太后下首一边说外面如何如何,一边又说带了什么东西回来。

没提四爷,也没提政事,更没提弘辉以及小姑娘他们,甚至没说他们是因为四爷驾崩才赶回来的,就是一味的闲聊。

太后到是提了一回小姑娘,后见湘云还是一副不上心的样子,又说了一回小姑娘的亲事。

年纪不小了,不能再耽搁了。

见太后这般说,湘云很是不以为意的说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老天给每个人都安排好了一切,咱们看着就行了。再说了那丫头自小就是个有主意的,咱们哪里管得了她。”

太后被湘云噎了一下,带着护指的手隔空在湘云头上点了点。

你可真够心大的。

湘云‘刷’的一声又将手中的象牙扇子打开,半遮着脸,只露出一双眼睛对着太后眨呀眨。

太后:“……”

不是湘云有多相信老天爷,而是知道即便老天爷背了锅,他也没办法张嘴为自己辩驳。

小姑娘与三郎的事,在湘云看来那就是小姑娘的私事。

即便是父母也不能以关心的名义横加干涉。

至于这个时代的人所看重的贞节,那并不在她的考虑范围内...只要她家小姑娘觉得值得,不会后悔就够了。

之前买了两只撒手没让往来的商队捎回京城给惜春解闷,不叫惜春哪一天真的想不开修道去。不是她想干涉惜春的决定而是因为那一年,湘云想明白了一件事。

史湘云为什么不是史家的孩子,为什么史家的孩子会被人丢弃在红螺寺外。

这应该都是警幻安排的剧本。

她给元春安排了人间帝王,给迎春安排了中山狼,再给探春安排了和亲远嫁,那么她给惜春发排的就是阴差阳错,爱而不得的戏码。

身世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一次狸猫换太子的结果。史湘云会与荣国府有牵绊,惜春也会按着设定好的人生走下去……

如果她没来,大观园会抄,惜春会出家避世。介时一个和尚,一个姑子...啧,这娘们下手忒狠了。

收回思绪,湘云看着太后想要说教的样子仍旧好脾气的笑着。

真是个操心命。

另一边,胤禟在南书房见了刚刚下了早朝的弘辉。按着规矩行了君臣之礼。弘辉原是想要免礼的,但被他九叔这一身震了一下,回过神时他九叔都已经行完礼了。

弘辉上前将人扶起来,又引着胤禟去一侧的暖阁说话。

老四虽然提前登基了,但他驾崩和弘辉继位的时间却与他记忆里的时间差不多,胤禟不知道这是不是冥冥之中早有定数,不过相较于弘历,胤禟更喜欢弘辉。

无论是弘辉的品性,还是他这个人。但不管怎么说大清有个清明的君主,也是宗室和百姓的福气。

一走就是六年多,要说的话正经不少。胤禟说了一回他们都去哪了,各个国家的风俗和情况如何,最后才将一直捧在手中的小匣子郑重的递给弘辉。

这是他们在国内弄回来的图纸。

凡是胤禟觉得有用的,比大清先进的,胤禟都会想方设法的弄回来。

他们有金银,还有湘云这个自带作弊器的,弄这些图纸回来不算难事。至于是不是小人行径...他就小人怎么了?

自来重文轻武的后果都是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大清是马上得的天下,若是再学历史那些朝代重文轻武,相信用不了多久,也会步上那些朝代的后尘,成为名副其实的前朝。

火/炮和火铳这类武器已经成了必然趋势,如果大清不将自己武装起来,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昆仑奴随意买卖的命运未尝不会落在他们身上。

胤禟说的这些,弘辉都听进去了。他本来就不是那种狂妄自大,不听劝的人,此时从胤禟那里知道了外面的情况,也不由生出几分紧迫感。

打康熙年间,大清就有红衣大炮,火器营了,但数量却不多。原本弘辉就想着加大兵部开支,这一次听了胤禟的话更是准备在原有预算上再增加一倍。

二人正说着话呢,就听宫人来回话,说是时康公主到了。

没错,时康格格因着弘辉这个老子的继位也从格格晋了一阶,正式成为皇后嫡出的和硕时康公主了。

咱们这位嫡长公主可不了得。

自小受教于先帝,文治武功更是比一般男儿都强。如今跟着叔叔和兄长们站在朝堂上,更是时不时的就能拿出叫人惊艳的对策来。

上个月,这位时康公主竟然还提出了官员养老金的建议。

自古官员就没有什么退休的明文规定,更没有养老金的福利。卸任后全靠当官时得来的俸禄和灰色收入以及一些庄子收成过日子。

地方官有养廉银,京官可没有。再加上四爷严查贪腐,灰色收入骤减。俸禄不高的情况下,就只能靠一些庄子收入养老了。

时康公主的提议就是完善官员卸任制度,之后以入仕年限以及卸任前的官阶按比例为卸任官员发放养老金。

入仕三十年,卸任时官员正一品,正常俸禄是180两,那养老金便可按180两的80%发放。

入仕满二十年不满三十年,卸任时官员正一品,正常俸禄是180两,那养老金便按180两的70%发放。

……

具体发放比例可以再做研究,但这个提议却挺叫人心动的。

弘辉闻言,并没有立时说可否,而是让时康公主统计一份大清所有官员的基本信息情况。

如今大清总共有多少官员,平均年纪是多少,每个品阶的官员都是什么年龄段的。

可以说,提议是好提议,但也得看看具体情况不是吗?

弘辉是四爷的嫡长子,除了没怎么想要累死自己外,其他的地方都受到四爷的影响和遗传。除此之外,他的包容性更高,对女子也更宽和。

他都能正视自家堂妹的能力,又怎么可能忽视亲生女儿的政治才能和手段。

不过也因为女儿表现出来的能力,叫弘辉对自己的几个儿子多少有些挑剔。

都是他生的,怎么就差了这么多?

是因为他不如先帝会教养孩子还是因为这闺女是仙子转世的?

╮(╯▽╰)╭

话又说回来,养老金这个提议好虽好,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弘辉看了一回时康起草的卸任制度后,将上面的卸任年纪从六十五改成了六十岁。

以大清官员的劳累程度,活到六十五岁...这对他们来说多少有些苛求了。

之后拿着这份提议叫上军机处的官员们进行研讨,小姑娘张嘴就算了一回一位一品大员六十岁退休,如果活到八十岁,朝.廷要负担多少。如今朝中有多少一品大员,一品的退休金一年是多少多少,二品的退休金又是多少多少,以此类推,大清一年要掏出多少多少退休金。

小姑娘几年前就将自己混进了军机处,她虽说只管着商部,但因其数字方面的天赋实在是太好了。不光算学好,凡是跟数字有关的东西她都能一眼就记在心里。所以时间一长,小姑娘就成了整个军机处的神算子。

就是四爷说一句要做什么,小姑娘就能张嘴给他报一个数,又快又准确的那种效率。

因有小姑娘报的数据做参考,很多事情都能当场就定下来。

小姑娘和时康,抢不少人的风光。可小姑娘靠天赋和能力吃饭,旁人就是羡慕也羡慕不来。

而时康...虽然也能力出众,但到底不能算是专业性强的能力。

打个不洽当的比方吧。小姑娘更像理科学霸,而时康则是文科尖子生。

理科就是一是一,二是二。可文科的很多答案却不是统一的。

因为答案不是统一的,所以标准也就不一样,时康表现的再好,也会有人质疑她。

而质疑她的,自然是她的那些兄弟们了。

弘辉没有男尊女卑的思想,后来更是受了四爷的影响,父子俩都是那种只要是能干的,就别分什么男的女的,统统拉来干活的性子。在这种时候,能干的时康可不就将那些皇子阿哥给比成渣了嘛。

这会儿时康过来,则是为了一件差事。除此之外也是听说胤禟来了,年初四爷驾崩后,时康的心情就一直不是很好。

四爷先给时康当了四十来年的儿子,之后又给时康当了十多年的祖父,尤其是最后这十多年,四爷与时康几乎是朝夕相处。

原本时康一腔的舔犊情深在见到胤禟后,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不光不想念了,还心烦的再不想搭理这个儿子了。

你说说你,你要是留在大清帮帮老四,老四能累死吗?

“呦,时康都这么大了。”胤禟是长辈,又是和硕亲王,所以见到和硕公主的时候也无需行礼。他就坐在那里,笑容灿烂的看向他老子,嘴里还吊儿郎当的调侃道:“额驸选好了吗?哪家的儿郎呀?”

看着时康那张脸瞬间僵在那里,胤禟心中大乐的转过头跟弘辉说时康的亲事。“时康一看就是个听话的孩子,哪像我们家靓靓。那丫头最是个有主意的,昨儿我问了一嘴,非说有了孩子再给人名份。”

“对了,你九玛嬷也进宫了,这会儿正在宁寿宫给太后请安。你九玛嬷自小最疼你,还给你带了不少好看的裙子呢。”

时康:“……”

弘辉不知道自家闺女脸黑的原因,只对胤禟摇了摇头,“这孩子自小性子就怪,九叔别介意。”

“那不能。”胤禟笑,“仙子嘛,总有些与众不同的样子。”

说完看了一眼怀表,便站起身跟弘辉告辞了。

看表这个动作,一般是看时间,其次就是在告辞或是做什么事情时做出来的一种肢体语言。也因此在胤禟拿出怀表看时间的时候,弘辉便知道胤禟要告退了。

因今日确实有不少事要忙,弘辉便也没留胤禟用膳。又说了几句话便放胤禟出宫了。

胤禟一边往宫门口走,一边打发人去宁寿宫。

不过胤禟估计湘云一时半会儿的不回出宫。

果然,湘云还没显摆完哪里肯现在就出宫。让人回了话,便心安理得的坐在宁寿宫那里与一群皇家女眷说起了外面的世界。

弓箭的射程和火铳的射程,能代步的大象和两个脑袋的蛇,女王的情人和国王的隐秘……

大说大笑,能说能闹的湘云在宫里蹭了两顿饭这才在宫门下钥前出了宫。

……

湘云走的宫门和其他官员走的宫门不是一个,不过由于方向的原因,湘云的马车还是从他们那个宫门路过了。

不少宫员迈

着大步一脸严肃的小跑出宫门时,宫门前的禁卫军还时不时的打趣两句。

那副跟身后有鬼在追的样子,都快成了宫门口的一景了。

原以为换了个皇帝,大家的日子都能好过些,不想弘辉虽不像四爷那般拿命与官员和政务死磕,但他却是个不敢懈怠的。

怎么说呢。

睡太早或是干的活太少,甚至是在花钱的时候都会让弘辉升起一股负罪感。

所以...虽然四爷走了,但是大清的官员仍旧和以前没什么两样。每次出宫门的时候都担心后面有人再将他们叫回去。

小姑娘今天又没回王府,晚上在宫里的食堂吃的,吃过晚饭又与军机处的大臣和弘辉开了个会。

等到晚上其他官员回了办公室暂歇或是处理手头没处理完的事时,小姑娘则回到商部的办公室里间休息。

以前她都是在皇后宫里休息的,后来四爷驾崩了,皇后成了太后,又从钟粹宫搬到了宁寿宫,小姑娘便不再进后宫休息了。

弘辉要加大兵部开支,为了安定军心和集中政权,弘辉还准备建立军校,加强忠心爱国宣传。

同时,弘辉又准备对现有兵部驻军制度进行改革。一是不能让哪支旗的兵营长期驻守一个地方;二一个便是将领的轮换制度。

另外,今儿听了胤禟的话后,弘辉又有了一些模糊想法。

往常都是外国人来大清学习参观或是朝拜,这一度给了大清国民一种天下唯有大清最强的概念。

人家说什么,他们就信什么。

虽说后来海上贸易发展到今天,百姓的眼界已经彻底打开了。但又因为那些外国人来大清做生意讨生活,仍旧让不少人自视甚高。

大清商人贩售于西洋,赚了个钵满盆满。那么外国商人来大清生活,难道不也是因为赚钱容易?

若不挣钱人家不会来,可若是一样的挣钱,那岂不是说他们的国力和大清不相上下?然而大清上下不少人还在这种自视甚高中犹如井底之蛙般的沾沾自喜。

想到这里,弘辉便有些不寒而栗。

他也要派人去国外看看,像那些人来大清一般。西洋人不是在大清建教堂传道吗?那他也派人去西洋的地方传扬佛教,道教去。

想到胤禟带回来的那些图纸,弘辉推已及人的迅速下了一道圣旨。

是关于二公主的研究院和工部的。

加强保密,不允许任何人将图纸带出去院或传扬出去,凡泄密者,以判国罪论处。

诛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