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句话,不信问上帝,汤姆饶过谁!
现在英格兰的资本家算是想明白了,有开膛手汤姆这个杀神在伦敦及其周边执行着属于普通人的“正义”,现在大英帝国现行的法律,如果不能保障所有人的生命安全,也就无法保证这些资本家的生命安全。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银行家等有钱人,自然是觉得自己是高人一等的,是不需要受到法律审判的。
所以,这些人的代言人在议会立法的时候,就给自己人大开方便之门。最简单的,雇佣一帮好律师,有罪也能说成无罪,强奸也能说成摔倒滑进去了,想爬起来的时候再摔再滑进去,然后持续了几分钟这一个过程的循环,根本不是强奸啦……
至于别人信不信都无所谓的,反正法官信了就行。
随着《工人权益保护法》艰难的通过议会的投票。毫无意外的在大英帝国皇室(盖章机器)那边也得到了通过。
而伴随着《工人权益保护法》的施行,最先开始收益的是保险公司。
从当年伦敦大火之后,伦敦就出现了火灾保险业务。
这算是现代保险业务的雏形。
对工人人身保险这个业务,保险公司也很会计算,不是所有的工人都会在工作岗位上猝死的,甚至可以说是极少数人才会猝死。
毕竟现在还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晚上用煤油灯加班,对企业主来说,也是得不偿失。
所以工人工作时间还不算太长。老马老恩遇到的英国工人进厂平均活三年的情况,已经是电灯发明之后的事情。有了电灯照明之后,为了在竞争中活下去工厂开始肆意的延长加班时间,工厂主都恨不得工人能够不睡觉。因此也吞噬了无数工人的健康和性命。
由此可见,电灯这个东西,真是魔鬼的发明。
工厂主们只要给工人买一份人身保险,就能在法律之内将工人健康问题引起的猝死等赔款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
而保险公司显然也是不会吃亏的,如果某个工厂去年工人的猝死比例高于同行业正常水平,就会提高这个工厂下一年保险费的缴费比例。
因为保险费用都是一年缴纳一次,工厂主们从这之后,尽量开始避免使用短工和临时工——一年保费都给他缴纳了,只用几周或者几个月,岂不是太亏。
这《工人权益保护法》的出台,也倒逼着英格兰的工厂开始改革,首先,那些管不住下半身的主管们都被清退了。
这其实也是为他们好。
其实开膛手汤姆,没有因为单纯的强奸杀过任何一个人,杀掉的那些都是因为强奸行为之后,因为被害人难产而死和自杀等引起的人命案。看来汤姆也不觉得单纯的强奸罪应该判死刑的。
重点是,留着这些管不住下半身的主管,未来公司的保险费用可能会大幅度提高——这等于是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对企业主而言,这一点显然非常重要。
至于竞争,现在欧洲各国工业品销售竞争的并不激烈,首先,各国都有关税挡着外国工业品的倾销,同时保护着国内的民族工业。
包括本国的殖民地也是如此。只有自己不能生产,或者自己产能不足的工业品,大家才会选择进口。
像是英国,占领了两亿多人口,面积超过两千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就这片广袤的殖民地市场,英国自己都没能吃下来呢。欧洲市场,其实对英国来说是可有可无的。
对英国本土企业而言,也是如此,优先顺位是,英国本土市场,英国殖民地市场,最后才是欧洲市场。
当然,政府有关税,民间有走私,这也是从来都难以避免的。
“为汤姆大将军干杯!”
“为汤姆大将军干杯……”
这就是英格兰普通人对于《工人权益保护法》的看法。
在普通工人看来,没有开膛手汤姆干净利落的斩杀那伦敦企业主和工厂主管们在内的八个人渣,议会肯定没有这么快通过《工人权益保护法》。
按照现在伦敦十先令左右的平均周薪。一个工人在工厂或者回家路上以及家中突然猝死后,保险公司大约要赔偿五百四十英镑的赔偿款。(最后经过激烈的利益交换后定下的工人权益保护法赔偿金额是工人二十年的工资)
其中猝死的工人家属大约能拿到其中的八成也就是,四百三十二英镑。
对一个家庭而言,足够剩下的孤儿寡母生活十五年以上。
十五年,就算遗腹子,也有工作能力了。
更重要的是,从此以后,企业主不敢更狠的压榨工人了。死了人虽然是保险公司赔付,但是,明年很可能会提高保费,人家保险公司也是要赚钱的,不是来做慈善的。
伦敦民间还不敢直接喊出什么“开膛手汤姆万岁”之类的词汇,这会导致被认为是开膛手汤姆的帮凶而遭到调查。
所以大家习惯性的就模糊的将其称为“汤姆大将军”。
反正叫汤姆的,在英国没有十万也有八万。只要不加上开膛手之类的外号,被问起来就说我们说的是某个英国叫汤姆的将军,这总是可以的吧。
反正在伦敦市民的心中,开膛手汤姆比起英女皇和英皇帝,更加配得上“英格兰人的保护者”这个词。
因为照顾了教会和市政府的利益,这两方也乐于看到《工人权益保护法》的出台。
其中劝说议会,圣公会也是出了力气的。
最后法案能通过,也是经过圣公会摆事实讲道理,让企业主们认为,反正是整个国家所有的企业一起执行,大家还是走在相同的起跑线上。
不过,平常通过压榨工人更狠而活下去的企业,估计三年后就交不出保险费了。
这样到时候还能收购他们的企业。
从长远看,未必是坏事。
“当当当当当当当当当……”汉普顿宫,安迪正在弹奏着一台十七世纪生产的皮亚诺。这是今年产的新货色,1684年可不是十七世纪嘛。
弹奏完安迪会的唯一一首钢琴曲《致爱丽丝》,安迪离开钢琴,评论说:“音质不错。比以前的钢琴有很大的改进。”
一旁的菲尼克斯,将录音完毕的留声机打开放声功能,随着胶盘的转动,铜制的大喇叭开始播放刚才安迪弹奏的《致爱丽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