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图画”这种东西,实际上就是三维的图像在一个二维平面上的投影。其根基,则是建立在画天法/欧几里得几何之上的。
而尽管欧几里得几何是一个完备系统,是绝对经典的逻辑构筑,并且符合人类的直观感受。但是,它并不是“自然”的
自然界并不存在“欧氏几何”。
正如亨利·庞加莱所说,就算存在以黎曼几何或罗氏几何为直觉的外星人,也并非不可思议。
不,不是不可思议,而是“非常正常”。
人类被重力束缚在地面上,但保留了对“高度”的感觉。他们能够很直观的认识到平面与体。但是对于大型兽群种来说,脚下的大地本身就是带有弧度的。它们的认知先天就存在弧度。海神类则在理解“线”与“体”的概念的很长一段时间后,才意识到存在“面”的概念——它们自身并很难意识到“高度零”这种东西的特殊之处。
空中飞行的鹰隼、能够沿着墙壁爬行的蚁虫,海水中游动的鱼、黑暗之中的蝙蝠,对于空间的感觉都与人类有所差异。
这不仅仅是生存环境决定的,更是物理规律决定的。哪怕同样感知可见光的生物,都不一定能够看到相同的世界。
就以光为例。
光学之中,有一条被地球人称作“费马原理”的神奇定律——光传播的路径是光程取极值的路径。这个极值可能是最大值、最小值,甚至是函数的拐点。提出它的那位学者,正是“有一个绝妙的过程但写不下”的费马先生。
费马原理在提出的最开始,是一个不大准确的版本——光线传播的路径是需时最少的路径。最简单的例子,光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因此有不同的折射率。若是有一束光穿过水,其照射方向就会发生改变——处在空气之中的人就会看到光的“弯折”。
但实际上,光所去的那一条“曲折”的路径,在“水下”的部分,比原本的“直线”传播路径要短——这是因为,光在水中速度更慢,消耗更大。光会选择消耗更小的线路。
而在大部分情况下,“消耗最小”的线路,就等于是最快速度最短距离的一条直线。所以,这个定律在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理解为“光总是直线传播”。
但是,这并不是铁则。
对于某些状况,光线传播的路径所需的时间可能不是最小值,而是最大值,或甚至是拐值。生活的环境乃至眼睛的结构
而就算大家空间感完全一样,眼睛所接收的电磁波频段不同,同样会导致看到的世界不同。
比如说,若是有生物的眼睛接受的是微波,那么在它眼中,所有塑料制品都必然是透明的。
或许在某些种族看来,人族的皮肤是透明的,内里半透明的内脏栩栩如生呢。
单纯靠写实的绘画,很难完成直接的交流——因为大家看到的,未必是一个“实”。
任何生物的眼睛都会欺骗自身。
至于抽象的绘画——那就回到另一个问题上了。
对面如何能够理解你的“抽象”?
相反,一些简单符号所传递的逻辑——某些无比重要却只能“不言自明”的概念,却是这个宇宙最为接近“真”的东西。
比如,任何人都明白,但任何人都不能解释的“数字一”
不管一个代表“数字一”的符号——不管它是一个二维的圆还是一个三角形又或者一道横线,不管它在其他生物眼中变形成什么样子,只要它还有“一”这个所指,那么它传达信息的功能就达到了。
然后,数字二,数字三,以此类推。
仙盟征天司遭遇过许多的文明,其中,生命形态与仙盟差异大到极点的玩意也有许多。许多传统的交流方式都遭到过碰壁。而“化身潜入”也是为了应对这种情况而开发出来的技术——通过当地人现场的教授,来学习这一门“活语言”。
学习一门未知语言,唯一的办法就是与掌握这一门语言的人交流——除此之外,单纯是通过观察、记录,是没有用的。
除非一开始就存在“向异种生灵传授这一门语言的教材”。
而化身潜入也同样存在巨大的缺陷。比如说,过长的任务周期、化身逆主的风险,以及……人族实在是没办法制作化身的种属。
天妒种海神类当然不是唯一一个。
而最近几年,以符号与逻辑为交流基础的方案被写上了征天司的工作手册。
当然,恐怕当初添加这一条的人也没有料到吧,不过才过几年,这一条方案就需要添加一道补充。
——一定要让对面意识到你是在使用“语言”交流。
否则,就容易陷入某种让人啼笑皆非的窘境。
就比如某个正在大虫子们的圣地抓瞎的王崎。
大虫子们的圣地,是建立在一根直径超过一百里的巨大金属原著。这一道金属柱代替了原来的古登堡界面,分割了原地核与原地幔——或者说,支撑地幔与地核之间的空间。
这个金属柱好像是被某种庞大法力生生捏出来的,但是却不甚精细,上面并不平坦,而是有很多大小不一的突起。远远看去,就好像是树皮一般。而对于劳德来说,这一段路也算得上是“崎岖”了。
就在这起伏不定的垂直面上,就有许多书画。
许多劳德一族的壁画与“文字”【存疑】。
看起来,劳德一族的视觉系统,确实与人族的双眼有着极大差异,而先天的空间感也有些许不同。